中國證券報 2019-01-29 11:11:26
近日,2018年我國風電裝機排名發布,受益于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改善,2018年我國風電市場總體回暖。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核準未建項目進入倒計時,疊加風電重返三北和海上風電提速,風電行業持續復蘇,龍頭集中度再度提升。盤面上,本周一風電概念受到市場追捧,多只成分股放量大漲,相對股指走出獨立行情。
據統計,2018年我國風電市場新增吊裝容量約21GW,同比增長17%。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2018年前五整機制造商吊裝總計約15GW,前五制造商的市占率較2017年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
其中,金風科技預計新增吊裝6.7GW(含0.4GW海上風電),占比32%,位列第一;遠景能源新增吊裝3.7GW(含0.402GW海上風電),位列第二;明陽智能新增吊裝2.5GW,位列第三。
業內人士認為,該數據符合此前預期,即整機環節市占率進一步向龍頭集中。目前來看,整機依然是產業鏈中格局最好的環節,零部件供應問題解決后,整機有望在2019年迎來盈利修復。
2019年1月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機構人士認為,平價和無補貼對那些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的龍頭企業是個擴大增量的機會,對那些靠補貼生存的風電廠商會造成生存空間進一步的收窄,因此后續行業有望進一步向風電頭部企業集中。
根據微觀企業反映,行業開工漸入旺季、企業備貨熱情高漲,未來行業裝機將呈現逐步上升的態勢。東吳證券預計,2018年、2019年吊裝量將達到22GW-25GW、27GW-30GW。
隨著陸上風電裝機穩步增長,海上風電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
2019年1月16日,江蘇省發改委一次性核準了24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達到6.7GW,總投資金額約為1222.85億元,其中,南通啟東、如東海域共13個項目,鹽城大豐、射陽、濱海海域共11個項目,這部分項目不需要通過競爭性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另外,廣東省規劃到2020年底開工建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2GW以上,其中建成投產2GW以上。
這表明,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風電發展,風電行業有望在2019年進一步向上打開市場空間。當前,多家主流券商分析師還強調,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的完善,海上風電成本的下降,我國海上風電有望迎來黃金時代。
聯訊證券進一步表示,隨著后續更多海上風電項目的招標啟動,海纜供需將會處于緊平衡;零部件的大型化將使行業內有優良業績及品牌知名度,且有臨近港口產能布局的公司獲得更好發展。
中泰證券還指出,2019年成本端鋼材價格預期處于下行通道,在風電需求向上的背景下,對于風電中游零部件企業(尤其是鑄鍛件環節)來說,將進入類似于2013-2015年的歷史性的盈利向上周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