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小貸公司“李鬼”橫行 基金公司莫名“背鍋”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7 11:15:03

日前部分投資者在一款名為花生寶的APP上進行了小額貸款,卻遭遇“高利貸”、“砍頭息”、“暴力催收”等情形,有相同名稱微信公眾號的基金公司莫名“背了鍋”。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實習記者|王晗    每經編輯|葉峰    

互聯網時代,各大金融機構微信平臺名稱五花八門,日前一家基金公司因公眾號撞名小貸公司鬧出烏龍,這家基金公司也于近期發布了澄清公告。

據該基金公司公告,日前部分投資者在一款名為花生寶的APP上進行了小額貸款,卻遭遇“高利貸”、“砍頭息”、“暴力催收”等情形,有相同名稱微信公眾號的基金公司莫名“背了鍋”。

撞名花生寶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據該平臺一位客戶透露,“之前我在該平臺做了借款,希望還錢,卻發現APP已下線,聯系貸款公司時客服將我引導至‘花生寶’公眾號,我又根據該公眾號找到了一家基金公司,結果根本就不是之前借款的同一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微信公眾號搜索花生寶三個字,確實搜到了一個名為花生寶的公眾號,不過這是一個閑置號,截至目前該公眾號只有一則通知,該公眾號已經于2016年6月17日正式關閉了花生寶微信公眾號的基金購買、查詢等服務,所有功能遷移到官方微信。

而上述借款人想找到的那家花生寶則是一家網貸平臺,專做小額貸款業務,目前已經無法在App Store中搜索到相關APP,根據花生寶貸款此前的宣傳材料,該平臺的主要功能為用于應急周轉的現金借款,具有極速放款、自動審核、實時到賬等優勢。

不過,去年11月開始,網上不斷有人投訴花生寶貸款存在暴力催收、高利貸、恐嚇、侮辱、騷擾等行為,并要求平臺作出處罰、道歉、改善服務以及調整利率。

涉嫌侵犯知識產權

事實上,除了微信公眾號鬧烏龍的情形外,基金公司遭遇李鬼在業內也并不少見,不少基金公司被其他金融機構冒名頂用,甚至打著公募基金的品牌旗號招搖撞騙。

為了減少誤會,這家公眾號撞名的基金公司發布了澄清公告,該基金公司表示,花生寶是公司已經申請成功的注冊商標,未經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該注冊商標。該平臺以“花生寶”為名開展貸款業務已經涉嫌侵犯公司知識產權,公司將保留向該平臺采取進一步法律行動的權利。

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介紹稱,知識產權無非就是商標權、著作權,他這里面涉及到了金融領域,金融服務類的一個商標,不過如果這家小貸公司沒有打著基金公司的旗號就不存在故意侵權。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王德怡則表示,我國采取商標自愿注冊的政策,即未經注冊的商標也可以使用,但注冊方對其注冊的商標享有專用權,未經權力人許可,他人不得冒用,否則可能構成侵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性生潮久久久不久久久久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