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4 19:33:08
3個月時間,“牛散”章建平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增持,已經持有海利生物15.37%股份。市場不禁要問:章建平看好海利生物什么?
每經實習記者 張瀟尹 每經記者 徐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8年10月15日,岳父方德基增持海利生物(603718,SH)13.2萬股股份,章建平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首次超過5%,達5.0007%;2018年11月1日,章建平及妻子分別增持19萬股和240萬股,持股比例增至10.37%;今年1月8日增持后,章建平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持股比例達15.37%。
“牛散”章建平看好海利生物什么?
實際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海利生物去年前三季度業績并不理想,且其募投項目現已兩度延期。面對全國豬價下跌、相關政策調整,加之公司內部產能縮減,海利生物似乎面對著不小的壓力。
海利生物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是一家專業化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主要產品有畜用和禽用疫苗,以豬用疫苗為主,基本涵蓋豬用所涉及的全部疫苗品種。事實上,動物疫苗產品在公司業務中占據絕對地位。在2017年海利生物的營收結構中,動物疫苗產品實現營收3.03億元,貢獻了99.81%的主營收入。不過,這一營收數字較上年同期下滑11.72%。
同時,2017年海利生物獸用生物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比上年分別下降30.72%和39.03%。公司在2017年年報中將此歸因于2017年1月1日起國家對豬瘟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兩種疫病取消強制免疫,報告期內政府采購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5%。
事實上,海利生物的主要銷售模式為普通銷售和政府采購,受上述政策的影響,公司通過政府采購的營收占比從2016年的15.40%下降至2.55%。此外,公司在財報中作了風險提示,稱政府政策的調整均給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增加了新的挑戰。
除了國內政策,國際環境同樣對公司產生較大影響。海利生物前不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非洲豬瘟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暫未有有效預防的疫苗產品面世,公司將對非洲豬瘟疫情的發展保持高度關注,并加大對此種病毒疫苗產品的研發力度。
事實上,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市場對豬用疫苗及相關獸藥的需求增大,A股獸藥板塊曾聞風而漲。同時,海利生物股價于去年二季度及四季度快速飆升。與之相對的是,海利生物去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2018年三季報顯示,去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7.93%至1.9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4.56%至4649.16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42.53%至4136.7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負1432.5萬元。
對此,今日(1月14日)下午,海利生物董秘辦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業績變動受到“豬周期”、國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但目前公司內部經營一切正常。募投項目當前進展順利,預計將在2019年上半年按時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進展緩慢。相關公告顯示,海利生物于2015年上市時募集資金4.8億元,用于動物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市場化技術服務體系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2017年4月20日,動物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因工藝改變而延期;2018年4月26日,為滿足未來將正式實施的《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修訂稿)》的要求,該項目再次延期。
對此,海利生物在2018年半年報中表示,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公司母體的產能便面臨極大的壓力,其主要核心產品例如豬圓環疫苗基本處于“以產定銷”的狀態,公司業務拓展受到限制。
2018年半年報顯示,海利生物實施募投項目“動物疫苗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涉及公司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大車間的停產改造,目前一期活疫苗車間胚毒活疫苗生產線、細胞毒活疫苗生產線通過動態GMP驗收,細胞毒活疫苗懸浮培養生產線通過靜態GMP驗收。滅活苗車間將根據即將實行的新版GMP標準做進一步調整,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滅活疫苗懸浮生產線的建設。
此外,公司子公司楊凌金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凌金海)仍處于市場開拓期,因此對合并報表的凈利潤仍是負面影響。相關財報數據顯示,楊凌金海主要從事動物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其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517.17萬元,凈虧損1715.67萬元。
在市場開拓方面,海利生物與一家阿根廷公司合作生產的口蹄疫苗于2017年上市,其中口蹄疫O型、A型、亞洲1型三價滅活疫苗(OHM/02株+AKT-III株+Asia1KZ/03株)(懸浮培養工藝)獲得獸藥產品批準文號,該疫苗主要用于預防牛、羊O型、A型和亞洲1型口蹄疫,在政府采購招標中的12個省份中標。
海利生物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預期未來幾年口蹄疫苗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公司的口蹄疫苗產品正處于推廣階段,預期市場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動物疫苗營收占比超99%的動保企業,海利生物正在尋求向人保行業的延伸。
2018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對實控人張海明旗下上海捷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門生物)的全資收購,捷門生物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公司股權投資信息顯示,海利生物還全資投資了上海牧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牧海生物)和上海冉裕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冉裕科技)。其中牧海生物主要從事生物科技領域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電子商務,而冉裕科技則主要從事生物科技、信息科技、機械科技、軟件科技、醫藥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市場信息咨詢與調查等。
此外,去年7月20日,公司公告稱擬與藥明生物(02269,HK)合作成立上海藥明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下簡稱藥明海德),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定為5億元,其中藥明生物透過其指定全資附屬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3.5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70%,海利生物以現金形式出資1.5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比例的30%。
公開資料顯示,藥明海德主要從事人用疫苗(包括癌癥疫苗)的CD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業務,并提供人用疫苗從概念到商業化生產全過程的發現、開發及生產“端到端”服務及解決方案平臺。
去年12月19日,公司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藥明生物和瑞士AC Immune同步發布新聞,兩家達成相關獨家戰略合作,其中也明確了藥明生物和海利生物合資成立的疫苗研發生產服務企業藥明海德也將賦能AC Immune公司疫苗產品線探索中國市場。藥明海德目前進展順利,除AC Immune公司外,其他的相關業務也在積極推進中。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當前動保行業內涉足人保的企業并不多見。“當前人用疫苗市場監管趨嚴,這一塊的市場做起來不如前幾年,做動物疫苗的公司開始做人用疫苗,不僅要考慮到市場的接受度,對研發技術要求也更高。不過,海利生物對人用疫苗的切入主要采取投資的方式,這樣相對來說會合理一些。”史立臣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