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0 20:38:02
12月13日、18日,恒華科技連續接待了兩批機構的調研,機構對公司的經營和行業空間表示出濃厚興趣。那么,公司又是如何向機構回復的呢?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何建川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股價表現不佳,但是憑借不錯的業績增速,電網信息化公司恒華科技最近受到了機構的廣泛關注。12月13日、18日,該公司連續接待了兩批機構的調研,機構對公司的經營和行業空間表示出濃厚興趣。
從訂單和未來發展規劃上,恒華科技表示,目前公司在手待執行訂單接近20億,不過該數據僅為公司對在手訂單量的統計數據。未來,公司致力于打造一個2B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包含三個方面:首先,SaaS云,給行業從業者,包括設計公司、施工單位和售電公司等提供管理和工具服務;其次,希望打造行業內的知識共享平臺,把行業內頂尖專家和從業人員吸引進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和知識來獲得收益;最后,通過公司的服務,如眾包和商城等,讓設計、施工企業進行入駐,類似于行業的淘寶,形成交易或者說眾包的平臺。
對于地方電網市場空間,恒華科技表示,地方電網市場是非常大的。一些大用戶, 包括石油、煤炭、鋁業企業, 都有獨立的配網資產, 負荷消耗不少于獨立園區, 這部分用戶側存量市場也是非常廣闊的。公司優質、高效的服務模式也為該類企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
另一方面,公司的線下服務與兩網公司下屬三產公司存在一定競爭關系。但用戶方面, 市場競爭也為其帶來了更快和更好的服務。同時,隨著市場逐步開放,部分設備廠家也進入到用戶運維市場。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說明了未來的市場化競爭趨勢。
國金證券分析指出,恒華科技配售電業務版塊智能運維調度管理平臺、能效分析平臺已于7月上線試運行,進一步完善云服務體系,而其投資布局的中山翠亨、咸陽經發、長沙振望三家配售電公司均已開展售電業務并取得部分收入,長沙振望“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增量配電業務試點”也已進入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公司配售電業務有望帶來增量。不過,該公司未來也存在電網信息化投資不及預期等風險。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