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環境監管對經濟是局部、個體、短期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7 15:27:14

加強環境監管對有些地方的經濟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當前一些地方的經濟是粗放的,環境監管會對這方面有影響,但影響是局部的、個體的、短期的。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2月13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針對近來社會熱議的“環保拖累經濟”的質疑表示,為什么會出現環保影響經濟的錯誤輿論,是因為某些地方一看經濟下行就開始找其他原因,綁架了輿論,把個體現象變成全行業的現象。

吳舜澤強調,環保不是造成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環保政策效益有可能疊加在宏觀經濟政策或者資源政策的分化影響上,而宏觀政策和經濟政策對大企業、小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影響不一樣。有的政策實施不好或者疊加時,對小型企業和民營企業影響較大,環保政策再疊加在一起,放大了對個別小型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不利作用,從而造成了負面評價。

“加強環境監管對有些地方的經濟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當前一些地方的經濟是粗放的,環境監管會對這方面有影響,但影響是局部的、個體的、短期的,是政策調控的方向。要轉變過去企業賺取利潤、生態環境受災、政府買單的惡性循環。”吳舜澤說,越是經濟粗放的地方,越是污染嚴重的企業,在依法監管下受到的影響越大。

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日本環境污染非常嚴重,環境整治對GDP影響只占當時的1%以下,對物價影響微乎其微。美國政府在整治環境的時候,對經濟下行的影響也只占8%~16%。

吳舜澤認為,環保監管力度加大以后,在某些企業會影響當年的就業數量,但次年帶來的就業增加可以彌補當期就業減少。

還有一些質疑是因為有些地方政府在處理歷史欠賬問題時簡單、粗暴地采取“一刀切”。

吳舜澤介紹,一些地方過去沒把環境監管的要求落實到位,要檢查了才抓緊辦,企圖掩蓋問題。一些部門對政策和標準了解有限,基層管理人員水平不夠,為了所謂的公平就把相關企業都關掉。有些地方領導為了應付,對相關企業一律關停,先停再說,以停代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環境 監管 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