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3 17:02:48
步長制藥副總裁蒲曉平在談中藥時說道:“中藥講究多靶點,因此病毒難以產生抗體,這就決定了它的安全有效……與主打單靶點、快速治療的化藥形成了互補作用。”
每經記者|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王帆 每經編輯|文多
12月3日,步長制藥副總裁蒲曉平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8中國醫藥資本論壇”上。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兩年,中醫藥逐漸成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性產業。
12月3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8中國醫藥資本論壇”期間,步長制藥副總裁蒲曉平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他談到,中藥在國內醫藥產業中處于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中藥的現代化已經在生產工藝和劑型上達到了歐美同樣水平,但在理論和標準的國際認可上仍存在一定困難。
作為深耕中藥多年的企業,步長制藥也正加快向生物藥、化藥、醫療器械、互聯網醫藥領域轉型。在蒲曉平看來,步長制藥的轉型并購看中的是成長性。
近年來,我國中藥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根據米內網中國醫藥產業經濟數據庫顯示,2017年1~9月中成藥制造營業收入4548億元,同比增長9.69%;利潤總額為500億元,同比增長10.89%。
“中藥在醫藥產業中處于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蒲曉平表示:“包括中藥在內的天然藥物伴隨著人類的進化,經歷了幾千年的臨床證明是有效的,這是其他藥物難以替代的。”
他分析說:“中藥講究多靶點,因此病毒難以產生抗體,這就決定了它的安全有效,而且可以長期服用,在心腦血管、腫瘤、婦科等慢性病的治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主打單靶點、快速治療的化藥形成了互補作用。”
如今,中醫藥產業已經成為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性產業。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落地施行,都為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紅利與支持。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成為新時期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中藥的現代化成為了重要的目標。
規劃提出,到2030年,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在蒲曉平看來,中藥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利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將中藥中最有效的成分提取出來;二是檢測方式的現代化,用先進的儀器和技術去把控中藥的質量和有效性;三是服用方式的現代化,以口服液、片劑、丸劑等便于攜帶和服用的劑型,適應當代城市生活的快節奏。”
他進一步表示:“現在中藥的劑型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做成了標準的劑型。目前中藥的現代化已經在生產工藝和劑型上達到了歐美同樣水平,但在理論和標準的國際認可上仍存在一定困難。”
作為在中藥產業深耕多年的企業,步長制藥在保持中成藥方面的傳統優勢,同時也在布局化藥、生物藥、“互聯網+醫藥”、基因測序等領域。
蒲曉平表示,步長制藥的轉型并購注重成長性,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互聯網+醫藥”,促進發展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數據庫,“這代表著醫藥互聯網零售的未來,市場大小不敢想象”。
記者注意到,步長制藥已于2017年投資了主營網上購藥平臺的北京快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方科技)。快方科技已于今年完成了藥品供應鏈的全面升級,發布了全國首家超微無人藥店,將送藥時長縮短至18分鐘。
此外,步長制藥還先后投資了主營診斷試劑與醫療器械銷售的北京普恩光德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致力于腫瘤早期功能影像技術及影像導航腫瘤微創精準診療技術的新博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并合資設立主營醫療器械研發的瀘州新邁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在化藥領域,步長制藥近幾年陸續研發和培育了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等多種化藥。對于進軍化藥領域,蒲曉平坦言,當化藥專利到期時,經首仿和搶仿后,一個企業獨家生產會變為眾多企業的全球性生產,市場價格可能會下跌90%左右。對這種斷崖式下跌的風險,他表示:“專利到期后,藥企必須要繼續研制二代、三代藥品。因此,科研停不下來,必須不停地奔跑著。”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步長制藥在研產品221個,其中化藥就有198個。
談及風口上的生物制藥,蒲曉平表示:“生物藥代表著人類的未來。只要愿意投入,這是個很公平的市場。”據了解,步長制藥已投資近10億元在北京通州區永順鎮建設了科研中心大樓,將以此為平臺組建與打造生物制藥科研團隊;并已建立四川瀘州步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一期項目預計總投資7.2億元,基地建成后將同時具備臨床樣品生產和商業化生產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