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31 09:07:44
證監會盤中提減少干預交易 股指應聲翻紅;8個交易日國海證券暴漲74%,三季度基金未大量“屯兵”券商股;前三季度券商投行業務有點“涼”,9月起業務有所回暖;近千家公司預告年度業績,超六成預喜;工信部開展稀土整頓專項督查;傳統行業挑大梁A股,三季報業績增幅逾10%。
每經編輯|杜宇
工信部開展稀土整頓專項督查
工信部10月30日消息,為進一步深化部門協作配合,切實落實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保持對稀土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經批準同意,從今年開始由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聯合組織對重點稀土產區的秩序整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本次整頓重點檢查地方政府整頓工作部署落實、稀土企業政策落實、舉報線索查處等情況。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整頓督查力度較大,稀土價格有望迎來一波上漲。
明確改革導向 證監會三維度施策提振市場信心
證監會30日發表聲明稱,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包括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交易監管、鼓勵價值投資三方面工作,回應市場關切。專家認為,此次證監會從三個維度對股市推出新措施,這些定調是對過去規范上市公司回購、打擊股票操縱等舉措的補充,核心均指向吸引各類資金入市。而隨著近期政策組合拳的公布,在股權質押風險緩和的基礎上,政策開始著手提升企業質量和引導各方資金入市,這將從根本上提振市場信心。
儲備并購重組項目投行“鎖定”IPO被否企業
10月以來,監管層多個并購重組“放管服”制度密集出臺。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一些券商投行已經注意到了其中的業務機遇,積極積累相關項目儲備,“目前公司投行業務已轉向以并購重組為主”。隨著IPO被否企業增多,業內人士認為,一味寄希望于通過并購重組達到上市目的并不現實。同時,相關配套政策也需繼續優化。
逾800家公司啟動股份回購 警惕“蹭熱點” 機構慎對高估值回購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實施的股份回購數量和金額均較去年全年翻倍,但部分公司盡管實施了回購,但股價走勢并不樂觀。業內人士表示,從中長期看,實施股份回購與個股股價走勢并無絕對關系,除了關注股份回購的金額、比例、價格和用途外,公司的基本面才是吸引機構資金布局的首要因素。同時,若以過高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中長期看可能損害股東利益。
上海證券報
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將修訂 新設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指標
證監會網站10月30日公告,日前,證監會就修訂《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上證報記者注意到,本次修訂新設了期貨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指標,包括“保險+期貨”業務規模和機構客戶日均持倉等情況將納入分類評價;修訂還調整了特定情形扣分項目,提高“兩金”違規成本,將凈資本預警或不達標、保證金重大預警扣分分值翻倍。
傳統行業挑大梁A股 三季報業績增幅逾10%
2018年三季報披露于今日收官,傳統周期性行業繼續“領跑”前三季度業績。建材、采掘、鋼鐵延續上半年以來的高增長勢頭,在3000多家上市公司三季報中“挑大梁”。
業績好才是硬道理 全年預增逾一倍公司接近百家
隨著三季報披露的結束,部分有望在2018年全年實現業績大幅增長的公司浮出水面。據統計,有接近100家公司預計2018年業績將實現翻倍;即使加上去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超過2000萬元且今年前三季度增幅超過50%這一門檻,明確預期2018年凈利潤增幅超過100%的公司仍有近30家。
步森股份控股股東持股全被凍結
步森股份的實際控制權面臨動蕩。10月30日晚,步森股份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安見科技所持有的2240萬股公司股票被全數質押,并被司法凍結,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占公司總股本的16%。
近千家公司預告年度業績 超六成預喜
伴隨三季報披露落下帷幕,A股公司2018年業績表現漸趨明朗,全年業績高增長公司亦浮出水面。整體看,逾六成公司2018年定調預喜。據數據統計,截至10月30日18時,已有965家A股公司預告2018年全年業績情況。其中,637家公司業績預喜(凈利潤預計同比正增長),比例約為66%。鋼鐵、水泥、化工等周期股預期延續強勁業績表現,今年迎來復蘇的禽養殖產業有望繼續向好。
三季末迷你基金數量達700只 處置速度或加快
公募基金總規模沖上13萬億大關,基金規模分化也在加劇,既有天弘余額寶規模超過1.3萬億,也有多只基金規模在清盤線附近掙扎。基金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700只公募基金凈值規模不足5000萬元,占基金總數的14.42%,相比仍在存續期的二季度611只迷你基金,數量增長14.57%。
機構進退全景:證金持股趨分散 QFII繼續加碼
機構持股動向一直都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隨著三季報逐漸落下帷幕,三季度機構持股的變動浮出水面。三季度正值A股一段難得的休養生息期,在平穩的行情下,機構調倉依然暗流涌動。截至10月30日晚上19點,據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的不完全統計顯示,三季度機構進退各不同。其中,證金持股趨分散,社保基金保持穩定,養老金規模擴大,QFII繼續加碼。
A股最年輕女董事長辭職*ST云網董事會面臨“重組”
今年3月初,*ST云網(002306)董事會完成換屆選舉,陸湘苓任董事長。陸湘苓出生于1994年,也由此成為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女性董事長。不過,就在上任還未滿8個月,陸湘苓便提交辭呈。不難看出,在今年3月初剛組建了不到八個月的*ST云網第四屆董事會或將在11月1日后迎來“重組”。
證監會盤中提減少干預交易 股指應聲翻紅
周一茅臺等白馬股殺跌后,周二盤中,證監會發表聲明,表示正在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以下三方面工作,回應市場關切。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二是優化交易監管;三是鼓勵價值投資。記者注意到,聲明中第二條對A股市場的直接影響可能最大。其中提到,將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對此,有私募認為,這有利于市場恢復流動性的彈性空間。監管層的表態,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的長線資金入市,以提振市場信心。
8個交易日國海證券暴漲74% 三季度基金未大量“屯兵”券商股
8個交易日,國海證券股價暴漲74%。10月以來,投資券商股雖然不一定能獲得很高的收益,但絕對能跑贏絕大部分行業。隨著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的利好政策密集出現,券商板塊的估值出現觸底反彈,截至上周五(10月26日),A股的破凈券商從17家大幅減少到了7家。截至周二收盤,破凈券商股僅剩下3家。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披露臨近尾聲,是不是有機構提前在三季度潛伏了券商股呢?隨著近期中小券商股的暴漲,對券商股“抓大棄小”的看法是不是該變了?
前三季度券商投行業務有點“涼” 9月起業務有所回暖
相比去年IPO市場的熱鬧景象,今年是個不折不扣的投行“小年”。據已披露的A股券商三季報顯示,不論是以往投行業務具有優勢的頭部券商還是中小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券商行業的投行業務均出現較為明顯的同比下降。不過,相比投行業務原本就不是長處的小型券商,該業務的下滑對大型券商的打擊更大。盡管今年前三季度券商的投行業務下滑明顯,不過單就第三季度而言,一些券商的投行業務同比下滑幅度出現收斂,其中的轉機發生在今年9月。而最近的數據也顯示,一旦經紀、投行等核心業務得以回暖,券商的業績也能快速改善。
21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平均下滑1.21% ABS成發展著眼點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0月29日晚間,共有21家上市券商披露了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全線下滑,下滑幅度超30%的達15家,占比超七成,更有8家凈利同比“腰斬”。雖然,從營業收入角度來看,顯得稍好,但也僅有兩家同比正增長。記者梳理上市券商的經紀、投行、資管、信用和自營五大業務板塊發現,均受到市場震蕩行情影響,尤其是投行與信用業務收入,下滑幅度首當其沖。不過反觀資管業務,卻是五大業務中表現較為爭氣,有9家實現同比正增長,更有兩家同比增幅超100%。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每經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