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3 16:55:1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2009年12月15日正式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匯集了各方力量,在工程施工、設備與材料供應、服務配套等方面,不乏中國交建、中國鐵建、寶鋼股份、航天信息、中國銀行等知名上市公司的身影。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實習記者|王帆 每經實習編輯|徐斐
今日(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并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2009年12月15日正式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匯集了各方力量,在工程施工、設備與材料供應、服務配套等方面,不乏中國交建、中國鐵建、寶鋼股份、航天信息、中國銀行等知名上市公司的身影。
港珠澳大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港珠澳大橋的工程施工中,中國交建(601800,SH)主要負責承建全長超過7公里的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的控制性工程,也是迄今世界長度最長、埋入海底最深、單個沉管體量最大、設計使用壽命最長、隧道車道最多、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工程。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最終接頭成功安裝。
中國中鐵(601390,SH)則是負責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土建工程及組合梁施工(CB05合同段)、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鋼箱梁采購與制造(CB01合同段)、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施工圖設計階段勘察設計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監理。據中國中鐵披露,上述項目的金額共計約68.44億元。
此外,中國鐵建(601186,SH)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據悉該隧道為世界最大斷面公路隧道;格力地產(600185,SH)主要承擔了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招商公路(001965,SZ)承接了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CB06合同段鋼橋面鋪裝及主體島隧工程瀝青路面鋪裝項目。
而在口岸建設上,上海建工(600170,SH)負責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旅檢大樓的建設,合同金額為23.80億元,精工鋼構(600496,SH)則是承接了香港旅檢大樓的項目。
在施工設備上,中鐵工業(600528,SH)研制了2000t軌道式門式起重機、4000t模塊化動力平板車、50t門座式起重機等港口新型作業設備,應用于港珠澳大橋項目;負責港珠澳大橋22萬噸的鋼結構制造工程,占橋梁鋼結構制造工程的60%以上,并刷新了國內首次鋼塔整體豎轉提升及對位的新紀錄;其研發的超聲波相控陣檢測技術也成功運應用于港珠澳大橋U肋焊縫熔深檢測。
此外,振華重工(600320,SH)提供的12000噸起重船“振華30”輪成功完成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吊裝;智慧能源(600869,SH)為港珠澳大橋提供智能交通電纜,2017年完成全部供貨,為港珠澳大橋全線通車提供保障。
寶鋼股份(600019,SH)則于2012年成功中標港珠澳大橋的結構鋼板項目,全程參與了港珠澳大橋項目。寶鋼股份表示,在中標前,公司已經進行了長達十年的項目追蹤,為項目設計選材和鋼材供應提供經濟技術比較方案和供貨組織方案,并為之提供了高厚度精度的寶鋼厚板材料。
同樣為港珠澳大橋提供鋼材的,還有河鋼股份(000709,SZ)、華菱鋼鐵(000932,SZ)、凌鋼股份(600231,SH)、開爾新材(300234,SZ)等上市公司。另外,巨力索具(002342,SZ)為大橋提供吊具,賽福天(603028,SH)、貴繩股份(600992,SH)提供鋼絲繩。
在信息系統服務上,航天信息(600271,SH)負責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出入境管制系統的開發運營,拓爾思(300229,SZ)則開發了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珠澳合作查驗安全網閘系統。
而最引人矚目的,是寶信軟件(600845,SH)負責的港珠澳大橋綜合監控項目。據寶信軟件披露,該監控系統集成超過30個系統與專用設備,綜合監控點位數量,集成復雜度難度水平屬于目前國內最高。此外,該項目開發的基于BIM的三維監控及管理應用是國內領先探索的最新實踐。
在金融服務上,中國銀行(601988,SH)宣布已完成港珠澳大橋自助銀行點布局。此外,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于2009年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建立合作關系,作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銀團唯一牽頭行和代理行,發揮跨境業務專業優勢,聯動境內外機構,為項目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資金。截至2017年末,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累計提用銀團貸款205.24億元,其中在中國銀行提用105.06億元,占比超過51%。
在保險服務上,今年9月份剛被核準IPO的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保了港珠澳大橋的工程險項目;中國銀行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則承保了港珠澳大橋汽車第三者責任險項目。
此外,在接駁服務上,粵運交通(03399,HK)的兩家聯營公司與港珠澳陸路交通運輸(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聯合體,為港珠澳大橋口岸穿梭巴士服務唯一的營辦商。該項目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香港運輸署和澳門交通事務局聯合進行公開招標,營運期限為10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