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3 16:53:22
每經記者 段思瑤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一定很清楚,動輒上百億的造車真心不能只靠融資,終究還得擼起袖子加緊IPO。這不,傳了一年的蔚來汽車(NIO.NYSE)赴美IPO,終于如愿以償。
北京時間9月12日晚間,帶著超百億虧損額,蔚來就這么上市了。
其實,昨天一大早,關于蔚來上市的新聞就已經刷了屏。但對于這件事大家似乎已經看“疲”了,也聽“疲”了,反應異常冷靜。就連資本市場也冷淡得出奇,竟然給出了蔚來首次公開發行價格定在指導區間低端的預判。
果不其然,僅開盤一小時,蔚來汽車就下跌4.15%,報6.00美元。隨后,跌幅一度超過13%,最低觸及5.35美元,后又觸底反彈。最終截止收盤,蔚來汽車股價為6.6美元每股,總市值為67.72億美元。
(開盤一小時后股價下跌)
(開盤首日以6.6美元/股收盤)
“用戶至上”不是一句口號
就在昨晚的上市敲鐘儀式上,李斌并未敲鐘,而是邀請了12位蔚來的用戶來完成這個儀式,以顯示對“用戶至上”的詮釋。不過,本來一手“用戶至上”好牌卻被蔚來打爛。
先從用戶最關注的那輛首款量產車型ES8說起吧。2017年底,ES8正式上市,直到今年6月1日,200輛創始版ES8才交付到用戶手里。當時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說,“100輛交付不叫交付,交給內部員工的也不叫交付”。
一時之間,蔚來“假交付”的傳言四起。對此,李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直言,“這個問題很沒意思……你不能說剛出生的人不是人……你告訴我,豐田大眾哪個不是先從200臺車開始交付的?”
貌似說的挺有道理,看下面。根據蔚來汽車之前5月份給出的量產時間表,蔚來汽車在6月內交付550輛車,8月起完成產能爬坡,9月底完成首批1萬輛創始版ES8的交付。
但據美國當地時間8月28日蔚來汽車更新的招股書顯示,截至8月28日,蔚來累計生產了2200輛ES8,并將1381輛ES8交付到用戶手中。這一數字,距離1萬輛量產車交付有較大差距。
難怪李斌之前面對媒體“首批交付之后,蔚來在之后新增預訂量有多少?”的采訪問題時,小心翼翼地回復,“(這個問題)我們不會回答的……因為說數字會容易在將來自取其辱,所以要小心一點……”
再說說用戶最關心的續航里程問題。曾有蔚來ES8用戶反映,在高速行駛時(120公里/小時等速情況下),此款車的實際續航里程無法達到官方宣稱的355公里綜合續航里程,實際續航里程只有200公里出頭。
在蔚來官網上,有一個針對高速、高溫、空調全開狀態的“里程計算器”計算續航里程。以ES8為例,在輸入行駛速度為120公里/小時、車外溫度為30攝氏度、空調為打開狀態的情況下,里程計算器會計算出該車的續航里程根據輪轂尺寸的不同,續航里程處于236公里到242公里之間。這一數據與部分車主反映的續航里程相差不大。但這一情況,銷售員在溝通中并未對車主提前告知。
從車輛交付到續航里程,這些用戶最關心的問題,蔚來都有待完善。
蔚來小心修復bug
如今蔚來急需通過上市來修復之前因缺錢欠下的bug。
此前,蔚來通過一級市場融資24億美元(約169億元人民幣),目前還剩下6億多美元(約40多億元人民幣)現金流,不過蔚來的借債總額卻有12.6億元。
在2016年--2017年,蔚來的凈虧損約為75.94億元人民幣。僅今年上半年,蔚來就虧損了33.25億元人民幣。有分析認為,2018年全年蔚來凈虧損額或將再創新高。
之前李斌對虧損的回應比較直接大膽,“亞馬遜都虧了20年……所以大家應該還是(把預虧)看成是投資,不要混淆概念。十年以后,你說我們為什么還是虧損,這個問法才是對的。”
中信證券研究部認為,蔚來汽車未來三年內至少需要支出17億美元。根據蔚來汽車昨日IPO發行價定在6.26美元,發行1.6億股股票來算,蔚來此次赴美上市僅籌資約10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股價開盤首日下跌,蔚來股東出手救市,也很容易讓股價上漲。但不能回避的是,即使蔚來后期沒有重大支出,10億美元也不夠它未來三年的花費。
但蔚來在花錢這件事上一向很大方。比如說在宣傳上,蔚來就很舍得花錢。2017年,蔚來市場營銷費用為10.3億元,其中廣告營銷費為5.23億元。相比之下,蔚來2017年研發支出僅為26.0億元。
還有蔚來的NIO House,大多數都是選擇在一二線城市的地標地段,所以就有人質疑蔚來“造車的利潤會不會最后都給了房產商”?對此,李斌的回復是,“在地標建筑開一個NIO House可以省廣告費。”
根據2018上半年,蔚來支付營銷房屋租金為1.75億元推測,NIO House單店平均年租金為5000萬元。截止到目前,蔚來已經有8家NIO HOUSE建成,也就是一年僅租金就4億元。這到底是為了省錢還是花錢?
從蔚來這一筆筆花銷來看,要多少錢才能修復得了這些大bug?樂觀的李斌曾說,“我們現在雖然不完美,但是我們不會降低對完美的追求。”
希望蔚來能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前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