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9-12 10:48:49
近日,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的通知,這個被業內稱為“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的措施,從支持工業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大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等十個方面,全方位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的通知,這個被業內稱為“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的措施,瞄準廣東制造業成本相關度最高的生產經營、營商環境、稅收三大核心環節,從支持工業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提高利用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大重大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等十個方面,全方位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
當前,經濟增速仍有下行壓力,“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對于珠三角的制造業企業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市場上也認為廣東出臺諸多舉措非常及時,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紛紛點贊。接下來,政策如何落地成為關鍵問題。
有投資機構人士坦言,今年以來中小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是其從業以來最嚴峻的時期。過去兩年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大漲,員工工資、廠房租金、倉儲運輸等各項費用也在逐年增加,稅負也很沉重,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大幅壓縮,生存異常艱難。
要激活市場活力,讓中國經濟度過這段比較困難的時期,必須讓企業輕裝上陣,盡快采取措施為企業降低成本,這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此次廣東省率先推出為企業減負的綜合性政策,將直接改善實體企業的經營狀況,促進其未來健康發展。不少投資機構也認為,營商環境的改善還將提升投資者的信心,更敢于大手筆“出手”。可以預料,只要政策能落到實處,投資者信心增強后,制造業也將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這將會達到為制造業固本培元的效果。
目前廣東省已要求各地市根據“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結合本地區工作實際,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于3個月內及時修訂完善有關政策措施。市場更呼吁有更多細則和大力度減輕稅負的政策出臺,減稅能直接而快速地降低企業負擔,充分釋放企業活力,最終促進經濟的持續繁榮。
減稅對于企業來說等于增加了利潤率,這樣企業就有機會有條件把資金投向更有利潤的方向。如海通證券研究報告所言,美國歷史上三輪減稅都起到了拉投資、促消費、穩就業的效果,從美國的經驗來看,科技創新、服務業領域的利潤豐厚,如果優秀的企業愿意巨額投入搞研發,那么創新就會成為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動力。
總之,當下需要盡快落實“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中提到的具體政策措施,同時,還要繼續想方設法增加減稅的機會、擴大減稅的幅度。而其他各個地方,也希望能盡快推出類似廣東省的政策措施,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中國經濟才更有底氣應對各種沖擊,盡快走出困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