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華大基因執行總裁尹燁:生命周期表中國主導占33%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8 17:52:08

2018年9月7日至9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第二屆“太和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華大基因執行總裁尹燁出席了前沿科技分論壇并做了主旨演講。

他表示,在復雜的基因檢測領域,國內企業顯出了硬實力。

每經記者|劉春山    每經編輯|胥帥    

圖片來源:太和智庫

2018年9月7日至9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第二屆“太和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華大基因執行總裁尹燁出席了前沿科技分論壇并做了主旨演講。

“地球46億年,有生命存在是34億年。其中唯一沒變就是人類體內的基因,這點東西已經延續幾十億年了。”尹燁感嘆生命基因恒久的同時,又介紹了地球各物種演進的過程。

尹燁介紹,早期的草類植物跟人類共享基因比例是17%,到了蒼蠅基因相似度達到驚人的39%。接下來,一只斑馬魚與人相似度達到63%,到了小鼠已經進入到哺乳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基因相似度就已經達到了80%。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相似度96%,而人類與人類之間的基因重合度是99.5%。

那這又如何造成了人與人之間這么大的差別呢?尹燁解釋,這是人類有30億對堿基決定的,“極其相似”又“極其不同”。

尹燁稱,生命密碼的解密是個復雜的過程。1977年,人類第一個解密完成的第一個物種是一個噬菌體,基因組大小只有5400個堿基,在當時看來仍然猶如“天書”。1999年美、英、德、法、日、中組織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從1990年進行到了2003年。這花費38億美金,歷時13年,完成了第一個白種人基因組項目。

業內將對基因組的不斷挖掘過程類比成生命周期表,尹燁表示,在整個生命周期表中,中國主導的占到33%,美國是25%。在復雜的基因檢測領域,國內企業顯出了硬實力。

與之相對的是元素周期表,尹燁稱,在目前已知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當中,只有兩個是中國人發現的,即一個是鋅,一個是砷,主要是中國古代煉丹時發現的。除此之外,門捷列夫寫出元素周期表到今天,算上人工合成的不到120個元素,絕大部分都是其他國家發現的。

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物種的基因組被解密,其實沒有多少,已經發表的基因組大概只有520種。尹燁表示,實際上科研界在探索的,只有不到1000種,地球上有870萬種已知物種。從這個數據來看,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這方面中國沒有落后,在一些領域已經領先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太和智庫、華大基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91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 亚洲日韩每日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