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5 00:24:21
大北農發布的公告顯示,2018年8月13日,公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完成收購智農投資持有的剩余荃銀高科402.78萬股股票,至此公司完成了收購智農投資持有的荃銀高科2070.07萬股股票事宜。
每經記者|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趙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8月14日,大北農(002385,SZ)公告稱,公司近來通過大宗交易完成收購智農投資持有的剩余荃銀高科(300087,SZ)402.78萬股股票。目前,大北農總計持有荃銀高科6096.46萬股股票,占比14.17%,為荃銀高科第一大單一股東。
當前,荃銀高科的董事會已經超期服役一年有余,圍繞公司的控制權博弈愈演愈烈。盡管“中植系”仍以15.17%的累計持股比例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但經歷此番增持,如今大北農與其持股差額已縮小至1%,這一現狀也再度增加了荃銀高科未來的董事會構成變數。
荃銀高科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公司董事會的運行仍然會維持現狀,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去推進換屆事宜。不過,有大北農內部人士表示,按照大北農對荃銀高科現有的持股比例,應該可以進董事會,能占幾個席位還不好說。
歷經近一年時間,大北農終于完成了對其一致行動人智農投資持有的荃銀高科的全部股權收購事宜。
大北農發布的公告顯示,2018年8月13日,公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完成收購智農投資持有的剩余荃銀高科402.78萬股股票,至此公司完成了收購智農投資持有的荃銀高科2070.07萬股股票事宜。
記者梳理發現,以上收購計劃并非一氣呵成。2017年11月,大北農首次發布公告稱,擬對智農投資持有的荃銀高科股權進行收購,但不久后,公司董事會以綜合考慮市場環境和公司業務投資計劃等原因,取消了這一增持議案。直到今年4月,這一收購計劃才再度被拾起并執行。
而大北農對于荃銀高科的增持決心并不僅如此,包括以上收購在內,累計增持金額達6.54億元。自2017年5月起,大北農累計通過二級市場競價和大宗交易等多次對荃銀高科進行增持,現總計持有荃銀高科6096.46萬股股票,占比14.17%,成為荃銀高科的第一大單一股東。
根據荃銀高科4月披露的2018年第一季報,彼時公司的第一大單一股東張琴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10.72%,公司的控股股東中植系旗下的兩家公司重慶中新融澤投資中心和(以下簡稱為中新融澤)重慶中新融鑫投資中心(以下簡稱為中新融鑫)合計持股15.17%。經歷此番增持之后,大北農不僅成為荃銀高科的第一大單一股東,而且與中植系持股比例差距縮小到了1%。
大北農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來對荃銀高科增持的目的在于,公司對種子行業的市場潛力和荃銀高科的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公司認為荃銀高科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其業務將和公司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
即便大北農方面表示,對荃銀高科未來發展十分看好,但荃銀高科近來的業績似乎并不盡如人意。根據荃銀高科7月13日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1~6月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850萬~1350萬元,同比下降116.16%~57.74%。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布局種業只是一方面原因,大北農近來對荃銀高科的增持與荃銀高科控制權的飄搖不無關聯。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荃銀高科的股權極為分散,圍繞著荃銀高科的控制權,三方力量爭執由來已久。在本次大北農增持之前,中植系因旗下的中新融澤和中新融鑫合計持股15.17%,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大北農與智農投資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14.17%。此外,自然人張琴持股10.72%;自然人賈貴蘭持股9.40%。
2016年4月,因違規增持行為,股東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并被荃銀高科訴至法院,由此,公司新一屆董事會董事換屆工作也被推遲。這次對控股股東的起訴行為也被認為荃銀高科股權爭奪的高潮。
事件隨后出現了轉機。2017年12月,荃銀高科表示,對起訴第一大股東“中植系”違法增持進行撤訴。不過,本應于2017年4月完成的公司董事會換屆也一拖再拖。
荃銀高科董事會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董事會當下依舊處于維持現狀,還沒有一個時間表去推進換屆事宜,目前局勢還不是特別明朗。
隨著大北農近來的不斷增持,荃銀高科的股權紛爭再度復燃,公司未來的董事會構成也再添變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