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19:15:27
三年前,人民銀行提出打造陜西省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這份建議,隨即獲得時任省長和副省長的批示。
數年來,無論金融機構,還是地方政府,對該平臺保持高度關注。
時不我待。
2012年底至今,隨著傳統外貿發展速度逐漸放緩,跨境電商異軍突起,成為外貿發展中的最大亮點和增長點。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2017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8.8萬億元。
交易平臺、物流配送,新的經貿規則之下,衍生出了新的支付環節——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直接為人民幣國際化開拓了新的途徑,又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良好動力。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城市,先后建立起跨境電子商務結算制度,展開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業務。
而經過一年多的試運行,陜西自己的平臺——“通絲路”,也終于在西安浐灞正式上線。
跨境電商新玩法
無論是自身資源稟賦,還是來自于國家層面賦予的戰略定位,陜西如今手握一副好牌。
此次落戶浐灞的“通絲路”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便是根植于各種紅利上的一次金融創新。
且參與其中的各方主體來頭不小——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指導,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
來自官方和金融機構的加持,使其一開始便站位頗高。而“通絲路”的稱呼,也不難理解,這個平臺與“一帶一路”相關。
如今,“一帶一路”之于陜西,無疑是最大的政策紅利;而陜西的戰略定位,于“一帶一路”而言,亦舉足輕重。
如何抓住契機,成為各方工作考量的重中之重。
從粉巷君(ID:nbdfxcj)獲取的資料來看,“通絲路”平臺旨在借助“互聯網+”平臺模式,實現跨境網購和交易結算。最終為發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素稟賦優勢,實現貿易合同撮合,交易訂單生成和在線人民幣結算,提供信用擔保和貿易融資的全方位金融服務,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全球購。
對陜西中小微企業和農戶來說,無疑是個實實在在的福音。借助這個B2B平臺,陜西的特色農產品,可在更大范圍內發布信息進行推廣,有效擴大貿易。
從市場功能來講,陜西也亟需這樣一個平臺。
曾有媒體梳理了一組數據,至2016年底,陜西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五年,累計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1777.59億元,涉及境內企業2300余家,金融機構30家,境外參加銀行1253家,輻射境外104個國家和地區。
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最為顯著的特點,可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特征,也為很多企業和國內消費者所看重。再者,減少匯兌環節,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高。
來自時任省長的批示
“通絲路”是個應運而生的產物,亦是市場經濟運行愈發成熟和自信的表現。
2013年,人民銀行出臺意見,上海地區銀行業可與滿足一定條件的支付機構進行合作,為跨境電商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作為先行試點城市,經濟體量的優勢、政策的傾斜,外加自貿區的獨特氣質,讓上海一枝獨秀,成為國內其它城市學習的模板。
市場經濟下,合理產物必定受各方追捧。而布局越早,在后續經貿話語體系中,便能掌握更多主動。
上海之外,杭州、寧波、鄭州、重慶、廣州、深圳前海、福州、平潭、天津等城市,也紛紛開始布局跨境電商。且依托自身優勢,各有側重,均劍指“國內第一跨境進口城市”。
作為后來者的陜西,事實上對此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關注,且早在2015年,便已開始進行謀劃布局。
據悉,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當年提出打造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平臺的建議后,時任陜西省長婁勤儉很快作出“積極推進”的批示。
此次上線的“通絲路”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平臺,此前已試運營一年有余。且通過人行和中行的運作,平臺測試認證站點企業已近70家,覆蓋60%以上的縣域地區,產品種類一百余種,設計裝備制造、工業品、農產品等十余種品類。
作為保障,中國銀行利用與絲路沿線500余家金融機構的代理行,進行宣傳推廣、信息發布、合同撮合以及跨境人民幣結算申報等諸多事物。
在今年初,西安金融控股作為承接方,將這個已運行了一年有余的平臺接了下來,多方合作推動之下,這個“不為人知”的平臺,終于亮相。
浐灞的金融“野心”
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西安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和更快發展,已成必然。
而從西安金融控股這家公司背后的資本來說,亦可看出浐灞在金融領域布局的“野心”。
該公司是在西安市政府批準下,由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和西安浐灞河發展公司投資設立的國有金融企業,實收資本15億元。公司定位于區域金融運營商,旨在推進金融產業聚集。
在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上的這次探索,明顯有來自于浐灞官方的推動因素。讓這座生態區以城市金融金名片的身份,又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按照規劃,浐灞生態區將現代金融作為重點推進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列入產業體系,其中對金融商務區的推進亦是率先進行。
近年來,該區域在離岸金融、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跨境信用擔保、國際貿易融資等金融業務發展上屢有動作,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聚集。
官方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西安金融商務區將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50億元,占全市金融業新增值部分50%以上,占全省金融業新增值部分30%以上,金融業帶動相關產業增加值達300億元。
“通絲路”的上線,通過服務于中小微企業,有望在創新電子商務互動發展模式,補齊區域金融產業短板,培育貿易新型業態,推進生態區貿易便利化自由化和自貿區建設等方面,進一步補強浐灞生態區的金融板塊。
希望這張“金名片”,未來給中小微企業和消費者,能夠帶來更多便利和驚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