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23 08:29:26
對于涉嫌疫苗造假的長生生物,這絕對是讓人憤怒的,但對這家公司而言,再來多少個跌停,甚至是堅決讓其退市,都是在正常不過的。雖然持有該公司的中小股東很無辜,但我鼓勵中小股東拿起法律武器去索賠,這樣的公司就應該破產,得到最為嚴厲的處罰。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上周五,大盤出現強勁反彈,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長生生物涉及的“問題疫苗”事件也在這個周末持續發酵,讓人感到憤怒。
那么,現在大眾的目光都聚焦于此,這對市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于疫苗股,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對待呢?
首先,對于涉嫌疫苗造假的長生生物,這絕對是讓人憤怒的,但對這家公司而言,再來多少個跌停,甚至是堅決讓其退市,都是在正常不過的。雖然持有該公司的中小股東很無辜,但我鼓勵中小股東拿起法律武器去索賠,這樣的公司就應該破產,得到最為嚴厲的處罰。
有人會問,如果長生生物沒有被退市,多個跌停下去之后,會不會是搶反彈的機會?我想說,即便有機會,這樣的公司也堅決不能碰,這樣的錢也堅決不能去賺。
再說其他疫苗股,“問題疫苗”事件持續發酵之后,市場對于其他疫苗股也非常擔憂,生怕出現問題。比如另外一家A股公司康泰生物昨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事件無關,經營有序,產品質量穩定,一切正常。
對于其他疫苗股,到底應該怎么看?
首先,還是要看其他公司,是否真的存在問題。如果不存在問題,那短期因為市場的擔憂,股價可能會存在波動,但不會是致命的打擊。
其次,一家公司疫苗出了問題,是否應該對整個產業予以否定?中國的疫苗,不會因為出現了一個長生生物,而導致整個產業的停滯不前,甚至是被毀掉,相反,可能會因為此次事件,而更受重視。
這就好比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并沒有因為三鹿集團,而導致整個產業的垮掉。另外,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之后,反而令伊利和蒙牛,成為市場最大的占有者。要知道,當年伊利也曾經因為這個事件而出現業績虧損的。但現在,伊利依然是行業龍頭。此外,還有白酒行業的塑化劑事件,也一度沖擊整個白酒股板塊,但沖擊之后,龍頭依然是龍頭。
所以,對于疫苗股,短期可能會受到沖擊,但長期來看,龍頭公司依然會是龍頭公司。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