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8-07-19 20:03:32
券商反洗錢工作可得上點心兒了,這不,繼此前5家券商因此遭罰后,今兒個又一家券商因發洗錢挨罰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從央行合肥中心支行網站獲悉,招商證券阜陽人民路證券營業部未遵守相關規定,被處以2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處以1萬元罰款。
今年以來,對券商“反洗錢”不到位的處罰越來越多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6家券商因“反洗錢”不到位而被央行罰款。被央行處罰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未按規定履行“反洗錢”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二是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
據悉,從年初緊張備戰至今,目前券商仍未能完全解決“反洗錢”的難點:客戶身份識別和可疑交易監測。
近日,央行合肥中心支行網站發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招商證券阜陽人民路證券營業部未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對招商證券阜陽人民路證券營業部處以2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處以1萬元罰款。
這是招商證券今年第二次因未為按照規定履行反洗錢義務受到央行的處罰。
4月份,央行福州中心支行因未按規定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對招商證券福清江濱證券營業部處以35萬元罰款。同時,對2名相關責任人員共處以3萬元罰款。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6家券商因“反洗錢”不到位而被央行罰款,分別是:中國銀河證券、第一創業證券、招商證券(2次)、華泰證券(2次)、國元證券、華安證券。
這些罰單的共同點,都是因涉嫌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或《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或《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等“反洗錢”規定。
7月7日,銀河證券公告,因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被央行合計罰款100萬元。這是今年以來被罰券商中,罰款金額最高的券商,也是首單由央行直接開出、而非央行地方支行開出的罰單。
除券商之外,記者在央行網站看到,銀行、保險、第三方支付、銀聯、期貨、財務和資管公司等均有機構因“反洗錢”不到位而被央行處罰。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券商正通過各種方法改進反洗錢制度機制。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公司在接受檢查期間即立查立改。截至目前,銀河證券已經進一步完善了反洗錢制度機制,細化了客戶身份識別、客戶洗錢風險等級管理、可疑交易報告等工作流程,加強了反洗錢監督檢查和考核,加大了對歷史存量客戶持續識別力度,反洗錢相關系統功能也不斷改進。
一家上市券商合規負責人介紹,目前看來,客戶身份識別和可疑交易監測這兩大難點仍未完全解決,而多數券商被罰都逃不出這兩點。
關于客戶身份識別,國信證券、招商證券等的主要做法是購買道瓊斯黑名單數據庫,借此發現可疑客戶,避免黑名單人員進入其體系。
還有不少券商在開發黑名單監控的中間商系統,中間商系統能夠實現外國政要名單與公司客戶的匹配,以及名單的模糊搜索。
模糊搜索,是指可以在系統中設置一定的搜索相似度,即在50%-100%的相似區間的名單都可以被檢索出來,同時還支持多語言模糊搜索,對于既有中文名稱也有英文名稱的企業或個人,可以通過其中文或英文名稱進行檢索,這樣可以使名單匹配更加精準。
但關于可疑交易監測的難度要高得多。由于義務機構需自定義可以交易檢測標準,券商設定分支機構需關注的客戶可疑交易閾值一直在調整和優化完善。
另外一家券商合規業務人士表示,難點在于,不同地區的分支機構的數據不一樣,按設置的交易閾值,有的地區一年也達不到可疑的標準,目前仍缺乏統一、有效、合規的評估意見和操作指引。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記者:陳冬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