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7 00:00:34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實習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姚祥云
自今年1月銀保監會下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銀監發〔2018〕4號)后,銀行業的監管整治工作得以進一步發力。嚴監管、去杠桿的背景下,同業業務如今儼然成為監管層面的重點關注領域。
日前,黑龍江大慶銀監分局針對“違規辦理同業業務”連發四張罰單。其中,大慶農商行被罰1000萬元,黑龍江肇州農商行被罰600萬元,黑龍江杜爾伯特農商行被罰700萬元,黑龍江林甸農商行被罰700萬元。
據啟信寶顯示,黑龍江肇州農商行、黑龍江杜爾伯特農商行以及黑龍江林甸農商行這三家農商行均有大慶農商行持股。
今年1月份,銀保監會下發的《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中指出,要抓住影子銀行及交叉金融產品風險這個重點,嚴查同業、理財、表外等業務層層嵌套,業務發展速度與內控和風險管理能力不匹配,違規加杠桿、加鏈條、監管套利等行為。
在“嚴監管”和“去杠桿”的背景下,銀行的同業業務儼然成為監管層督查的重點領域。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各地銀監系統開出逾1600張罰單,這其中“同業業務”頻頻出現在違法違規事實的表述之中,涉及罰單達到91張。
在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看來,整體流動性趨緊的環境下,大量中小銀行的資金來源有限,因而會更依賴于通過同業業務來拆借資金,這種現象在前幾年非常普遍。近年來,隨著金融業整治市場亂象工作的深化,同業業務受到的監管力度也進一步加大,這也是近期頻繁出現涉及同業業務罰單的原因之一。
記者梳理發現,大慶農商行此次被罰已經是今年以來第二次觸及同業業務紅線。今年1月26日,黑龍江大慶銀監分局因“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案由對大慶農商行作出罰款50萬元的行政處罰。
《大慶農商銀行2018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中披露了其2017年的經營數據。截至2017年末,大慶農商行的資產總額為325.75億元,較年初增長43.53億元,增幅為15.42%。負債總額為303.78億元,較年初增長37.13億元,增幅為13.92%。貸款余額為114.09億元,較年初增長18.54億元,增幅為19.40%。存款余額為178.21億元。
從大慶農商行近三年業績情況來看,其經營狀況正面臨著不可忽視的挑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大慶農商行的實現凈利潤3.36億元,相較2016年出現負增長,減少金額為1100萬元。此外,近三年內大慶農商行的凈息差呈現持續走低的趨勢。2015年至2017年間,大慶農商行的凈息差分別為4.67%、3.58%和2.9%。而從可以反映銀行經營效率的成本收入比來看,2017年度大慶農商行的成本收入比進一步攀升,2015年至2017年的成本收入比分別為35.07%、39.68%和40.2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