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7-12 11:52:28
2018年7月7日,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領導人會晤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并發布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簡稱“綱要”)。在金融領域,綱要提出的成果主要包括投融資、金融機構網絡化布局、金融監管、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合作。
一是各方鼓勵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金融機構在自愿基礎上加強現有投融資合作,并根據市場需求開辟投融資新渠道,推出新的融資工具,增強銀企聯動,探討開展人民幣融資及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合作。中方歡迎中東歐國家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投融資合作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一環。綱要強調,鼓勵金融機構“在自愿基礎上”加強合作,根據“市場需求”開辟投融資新渠道、推出新工具,突出體現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金融合作的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同時,由于中東歐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有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相應的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多管齊下、創新思路,通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銀團貸款、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銀企聯動、出口信用保險、裝備租賃等多種融資模式滿足中東歐國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綱要還提出探討開展人民幣融資及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合作,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融資模式創新的體現。
二是各方支持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關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加強合作,推動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歡迎中國與更多中東歐國家簽署雙邊金融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金融監管合作。
三是各方支持立陶宛成立16+1金融科技協調中心,2019年在立陶宛舉辦16+1高級別金融科技論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