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搶人大戰下的企業招聘:享受城市紅利,但不自亂陣腳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8 11:00:23

6月27日,中小微企業日服務博覽會暨第三屆HRS成都市企業人力資源峰會舉辦。與會的一些中小微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表示,地方政府以住房、獎勵、落戶等政策橄欖枝爭搶人才,企業非常歡迎,既吸引了人才聚集也相應降低了用工成本。但企業招工也要把握住自己的節奏,不能依賴城市的優惠政策。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楊歡

最近一年多以來,中國已經有60多座城市開啟了“搶人大戰”,僅今年前5個月,就有超過35座城市發布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

一時間,“搶人”成了最熱的話題。不過,對于企業而言,“搶人大戰”一直都在進行。作為人才發揮作用的主戰場,企業之間的“搶人”更像一場馬拉松,從企業成立之初,招人、用人、留人、培養人都是持續讓雇主們頭疼的問題。

6月27日,中小微企業日服務博覽會暨第三屆HRS成都市企業人力資源峰會舉辦。與會的一些中小微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地方政府以住房、獎勵、落戶等政策橄欖枝爭搶人才,企業非常歡迎,既吸引了人才聚集也相應降低了用工成本。但他們同時也提到,企業招工也要把握住自己的節奏,不能依賴城市的優惠政策。

人才大戰的“利好”與“滯后”

西安拿出38億元專項資金吸引人才,合肥拿出20億元;成都出臺人才新政12條,長沙出臺22條;南京發放人才住房補貼,成都推出免費的“人才驛站”……“招人”本是企業的事,這一年來,卻成了各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

城市搶人的原因不難理解。從宏觀數據來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保持在9億以上,全國就業人員大約7.7億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約4.2億人,農民工總量約2.8億人。去年,我國實現GDP83萬億。以GDP除以勞動人口,我國的平均勞動生產率只是歐美國家的1/6。

“我們的勞動力,從數量上看,不少,但勞動力的素質還有待提高。”智聯招聘資深招聘顧問郝建說,加上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暴露出核心研發能力等短板,我國的人才素質提升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于是,為了搶占更多優質勞動力,搶先布局產業,“搶人大戰”在60多座城市間爆發,在所難免。

在郝建看來,這樣的人才爭奪戰,對于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來說“肯定是利好”,如果政府出臺了相關福利、政策,這個地區的企業也可以享受這樣的政策,吸引人才。

但是,根據他的觀察,地方政策的出臺對企業的影響有一定滯后性。郝建曾觀察過一個城市,出臺人才新政后,想要享受政策的人需要手填好幾張表格,待工作人員錄入后還要進行一層又一層的審核,“政策從出臺到實施需要一個過程,總體而言,效率有待提高。”

在大部分的政府政策中,戶口、房子、補貼是共同的“三板斧”,同質化比較嚴重。對此,郝建建議,企業不能等著城市給你招引什么樣的人才,而是應該從自身發展需求出發,把企業的用人需求反饋給政府。郝健認為,“不能因為政府的搶人大戰,打亂了自己的招聘節奏和用才計劃。企業要利用政府的政策、影響政府的政策,精準地去吸引缺乏的人才。”

“跨行業”與“跨地域”的招聘變化

方便面“死”于哪些對手,不是另一個方便面品牌,而是外賣,一個電話就把各式各樣的飯菜送到。連累口香糖銷量萎靡的,或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智能手機,消費者在排隊等待結賬時,癡迷于手機而無視了收銀臺附近的口香糖。如今,跨行業之間的爭奪越來越激烈。

智聯招聘日前最新發布的《2018春季人才流動報告》顯示,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程度不斷深入,跨行業人才流動現象顯著,行業之間的流動變得越來越模糊。

一些人力資源從業人員也注意到,銀行、車企都在大量招聘互聯網的工作者。他們分析,因為銀行、車企這些企業,擁有大量的用戶和數據,但是缺乏互聯網的運營體系。智聯招聘的上述報告顯示,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成為各大行業的主流供給。需求量前十的行業中,他們在九個行業中占比較高,這也體現了不管是房地產行業還是教育培訓行業,抑或是金融、貿易等傳統行業,都在互聯網化的浪潮下對具有互聯網思維、技能的人才形成持續的需求。

除了越來越頻繁的“跨行業”流動趨勢,如今的人才招聘也呈現出“跨地域”的變化。

當獵聘全國能力提升經理、西南區政府事業部總監曹婧和她的團隊到硅谷舉行招聘會時,她發現在他們抵達的前一天,貴州省在硅谷的招聘會剛剛結束;而當他們離開后,杭州市也將在硅谷舉辦一場招聘會;當曹婧團隊來到加拿大溫哥華,又遇到馬云帶隊阿里巴巴跨洋挖人。

曾經,人才跨地域流動不暢,被認為是最為嚴峻問題之一。但是在郝建和曹婧看來,隨著新的產業分工協作、互聯網技術的升級更新,人才能夠順暢的“跨地域”流動成為新的招聘趨勢。

郝建補充說:“從現在一些現象來看,雇主和用工之間越來越形成一種軟關系。比如共享經濟、遠程教育,基于互聯網平臺,勞動關系產生了變化,從傳統的雇傭關系到以項目為基礎的工作關系,跨地域都可以實現分工合作,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色八a级在线观看 | 热99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