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7 22:19:53
近日,中信信托推出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信信托此次推出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以信托法為法理基礎,以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者實現所有權、管理權和受益權三權分離的信托關系為其法律邏輯,以信托的破產隔離機制為其法律保障,以信托賬戶為基本工具,以互聯網及IT系統為技術支撐,為客戶提供的多維度事務管理服務,是回歸信托本源業務的一種探索。
每經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回歸本源的監管背景下,此前信托公司紛紛試水的家族信托、資產證券化、消費金融等又得到信托公司的大力推進。同時,新業務也在慢慢探索中。
近日,中信信托推出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中信信托此次推出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以信托法為法理基礎,以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者實現所有權、管理權和受益權三權分離的信托關系為其法律邏輯,以信托的破產隔離機制為其法律保障,以信托賬戶為基本工具,以互聯網及IT系統為技術支撐,為客戶提供的多維度事務管理服務,是回歸信托本源業務的一種探索。
對于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中信信托副總經理劉小軍表示,信托不止于金融,此種以信托關系為支撐的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體系能為客戶帶來多重便利和保障。在該體系中,信托賬戶蘊含了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者的信托關系,實現客戶資金的所有權、管理權和受益權的有效分離,解決了一般金融賬戶不能解決的委托代理關系。
此外,劉小軍稱,借助信托特有的破產隔離功能,資金清結算服務信托解決了企業資金安全保障問題。
對此,資深信托研究員袁吉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信托公司傳統業務確實發展比較困難,新業務的也需要開拓,信托公司積極性也還可以,不過大家也都是在摸索,而之前討論的消費金融、家族信托等也在繼續大力推。
繼歲末年初銀保監會開展一系列監管措施后,今年以來,中信信托、西部信托、紫金信托等多個信托公司紛紛表態通道業務只減不增。在監管嚴威和業內自律的雙重作用下,過去幾年迅速擴張的通道業務逐漸趨緩。
此前,銀保監會披露的信托業前4月業務開展情況數據統計印證了這一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信托業通道業務大幅縮減,行業過快的增長勢頭得到遏制。截至2018年4月末,全行業信托資產余額25.41萬億元,比年初減少8334.59億元,降幅3.18%;其中,事務管理類信托資產余額14.97萬億元,比年初減少6719.65億元,同比增速比年初大幅下降28.7個百分點。
此外,銀信業務業降幅明顯。今年前4月,銀信類業務實收信托余額11.66萬億元,比年初減少5619.08億元,降幅4.6%;同比增速較年初下降21.25個百分點,銀行表內資金和理財資金利用信托通道嵌套投資其他資管產品規模合計減少超過2200億元。傳統業務受阻,新業務的開展顯得頗為急迫且必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