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 2018-05-11 23:53:14
明天,
是2018年5月12日,
十年前的這一天,
一場8.0級特大地震,
猝然襲擊汶川,災難肆虐處,
10多萬平方公里山河破碎,
滿目瘡痍。
經過十年的休養生息,
如今的地震災區怎么樣了?
曾經,
遭到極大“摧殘”的映秀鎮、水磨鎮……
它們還好嗎?
5月11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到來之際,四川在線記者乘坐“川報號”直升機,從都江堰起飛,經紫坪鋪水庫,飛抵汶川縣映秀鎮、水磨鎮,從空中俯瞰震后十年的巨大變化。
這個視角,你絕對很少見
↓↓↓
從都江堰出發
飛越青城山
沿著川流不息的都汶高速前行
途經氣勢宏大的紫坪鋪水庫
到達映秀鎮,
這里是汶川地震的震中,
曾經滿目瘡痍,
如今生機勃勃。
一排排重建住宅鱗次節比,
臨街鋪面外和道路上綠樹成蔭、花開四季,
重生的映秀再現綠水青山。
青山旁,
汶川縣七一映秀中學的
球場格外矚目。
牛眠溝防災護堤蜿蜒在群山之間
5.12汶川特大地震
帶給水磨鎮的傷害已經過去,
如今的水磨,
已經是國家AAAAA級旅游風景區,
被聯合國評為“災后重建最佳范例”。
佇立在壽溪河畔的
阿壩師范學院
也為這座震后小鎮帶來了勃勃生機。
震后十年的汶川,讓人震撼!
同樣是在5.12地震中
牽動全國人民神經的
“唐家山堰塞湖”,
也在今天迎來了節點性事件。
今天上午,北川羌族自治縣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橋最后一塊橋面梁板架設完成,唐家山特大橋順利貫通,“羌紅”飛躍堰塞湖!
手機橫過來,這一抹“羌紅”太耀眼
攝影:蒲滔
10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將原有村莊道路淹沒,因此阻斷了北川漩坪鄉、白坭鄉以及曲山鎮部分村社群眾的出行道路。后來修建了便道,但由于汛期塌方、冬季結冰等因素,當地群眾出行依舊困難。
2015年,綿陽市在堰塞湖片區陸續啟動渡改人行橋項目,唐家山堰塞湖 “溜索改橋工程”也作為精準扶貧工程獲得立項,開始規劃、設計。
2016年初,唐家山堰塞湖跨湖大橋破土動工,選址北川漩坪鄉石龍村,按照八度設防建設。
該橋起點連接省道302線,
終點連接唐家山堰塞湖環湖線,
工程全長2.83公里,
設計單孔凈跨徑160米,
徑矢高32米,
建成后也將是該市單孔凈跨最大的公路橋梁!
據了解,唐家山特大橋預計今年8月底具備通行能力!屆時,唐家山堰塞湖兩岸漩坪鄉、白坭鄉及曲山鎮3個鄉鎮近3萬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將得以有效解決,還能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為農副產品的運輸提供極大便利,改善兩岸居民生活。
美得耀眼的汶川,
全新的唐家山特大橋,
2008—2018,
我們走過艱辛的災后重建十年,
明天起,
我們將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文中圖片均來自四川在線
來源:四川在線微信公眾號(ID:scxinwen)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