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8 00:55:27
5月7日早間,榮科科技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計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今創信息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4億~3.5億元,同時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8億元。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趙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持續停牌3個月的榮科科技(300290,SZ)終于在5月7日正式披露重組事宜,擬3.4億~3.5億元收購上海今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創信息)100%的股權,進一步延伸公司在醫療大數據的細分領域布局。
據悉,榮科科技主要業務包括智慧醫療、健康數據和智能融合云兩個板塊,所屬產品主要涉及醫療數據的采集、分析及結論診斷。已披露的預案顯示,今創信息2017年凈利潤為1958.14萬元,同時作出業績承諾,其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500萬元、3000萬元和3600萬元。
5月7日早間,榮科科技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計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今創信息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4億~3.5億元,同時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8億元。
公告顯示,此次收購標的今創信息系上市公司榮科科技成立的產業基金所投資的企業,產業基金在今創信息持股10%。公司副董事長齊政在產業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中擔任法定代表人和總經理。因此,今創信息在本次并購交易中是關聯標的。
榮科科技董秘張羽在電話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的產業基金也投了一些其他的項目,只要是所投項目發展正常的情況下日后將會裝到公司里面來,未來的投資計劃還是會沿著醫療信息化方向展開。
根據上述公告,今創信息是國內最早涉足醫療病案管理軟件領域的專業廠商之一,主要解決醫院病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2017年今創信息獲得營業收入4628.17萬元,實現凈利潤1958.14萬元。
“公司2012年上市時主要做的是IT服務,在金融、社保、交通、能源、醫療等幾個大的行業內都有涉足,但是在上市之后意識到僅僅從事一個區域的信息化服務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為增加客戶粘度,公司在眾多行業中選擇醫療健康作為未來重點的大方向。”在談及公司轉型之路時張羽表示。
張羽進一步稱,在制定了發展方向之后,面對企業原先的兩款產品存在行業較大競爭,公司進一步走向了更為專業化的臨床醫療信息化的層面,通過資本平臺進行外延式并購,形成了20多款產品與其他大型廠商競爭。
實際上,近年來,榮科科技一直在積極布局智慧醫療領域。
2015年,榮科科技收購米健醫療100%的股權、設立健康數據產業基金,并與美國系聯軟件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今年3月,榮科科技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收購神州視翰。
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來,榮科科技的凈利潤雖然保持盈利,但始終處于下滑狀態,2015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凈利潤從5064萬元下降至1882萬元,據年報披露的數據,2015、2016、2017年凈利潤同比分別下滑11.08%、36.02%和41.91%。
對此,張羽表示,行業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資本層面在技術研發、產品、市場、人員、渠道等方面不斷投入,壓力比較大。通過近4年的轉型,產品在銷售區域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現在資本并購的成果開始顯現,可以預計2018年業績拐點正在到來。公司未來在醫療板塊公司將更加看重大數據和AI的融合。
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我國醫療信息化進入高度發展期,加上市場規模巨大,在一系列政策紅利的推動下,醫療信息化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式發展。
不過,從整體來看,鼎臣醫藥咨詢創始人史立臣向記者表示,智慧醫療到目前為止還處于概念階段,現有的兩種方式其盈利模式都很難形成,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狀態,原因是一方面醫療信息化不能代替醫生日常巡查病房,有些基礎數據并不能判斷病人的康復情況,另一方面醫院的運營習慣很難改變,因此如何解決整個醫院運營和醫生診斷過程中的實際性問題是做醫療信息化的企業需要突破的關鍵難題。而從醫院管理角度而言,智慧醫療是有可操作性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