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熱點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熱點 > 正文

大劇鮮有亮相 電視劇企業轉型走“正”途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8 00:26:1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以營業總收入排名的前九家電視劇制作公司,其中華策影視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遙遙領先,營業收入為52.46億元;凈利潤為6.36億元。

每經記者|畢媛媛    每經實習編輯|胥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各影視公司陸續發布2017年年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主營電視劇的上市影視公司年報發現,各家電視劇公司經營情況均良好。

然而細分到業務發現,電視劇行業有不少的新現象,譬如因為政策的動向,多家公司2018年的大劇向正劇拓展;有大劇雖已銷售出去,但上映時間仍遙遙無期;公司加大火力布局網劇市場……盡管電視劇行業在2017年經歷無限風光,但各家公司也將在2018年迎來嚴峻挑戰,那么這些電視劇公司又將如何突圍?

華策影視增收不增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以營業總收入排名的前九家電視劇制作公司,其中華策影視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遙遙領先,營業收入為52.46億元;凈利潤為6.36億元。而慈文傳媒的業績同樣喜人,公司凈利潤4.08億元,同比增長40.78%%。而驊威文化、新文化、唐德影視等的凈利潤分別是3.62億元、2.72億元、2.13億元。

具體而言,華策影視2017年出品的劇集包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公司年報披露,《創業時代》等五部頭部劇收入為24.71億元,占主營業務比重的47.1%。處在后期制作中的大IP劇《凰權》預計將在2018年第二季度確認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華策影視2017年的全網劇收入占總體收入的比例為87.76%,其中來源互聯網渠道的比例超過45%。

隨著影視劇制作成本的提高,銷售價格也在持續上漲,可惜影視劇價格的暴增并未給華策影視帶來相應的收益,華策影視呈現“增收不增利”。

慈文傳媒2017年的凈利潤為4.08億元,同比增長40.78%,是電視劇公司里增速最快的。公司凈利潤的增長主要是由于2017年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較2016年明顯提升。

2018年,慈文傳媒目前待播的劇集有5部,除了青春題材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和《急速青春》,剩下的《沙海》《爵跡》《老九門2》都是玄幻懸疑IP。

多部大劇鮮有亮相

2018年開年大劇先后亮相,讓觀眾意外的是,大咖云集的重磅大劇卻鮮有出現。譬如《巴清傳》和《如懿傳》至今都沒有傳出定檔的消息,而成功上映的只有匯集了老戲骨云集的《遠大前程》。

不過掌握多個大劇的唐德影視早以大賺一筆。根據年報,唐德影視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1.80億元,同比增長49.79%;實現歸母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7.53%。其中電視劇業務實現收入11.2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2.13%;收入增長主要來源于主控劇目《巴清傳》等的臺網收入確認,以及《那年花開月正圓》《急診科醫生》等分賬收益。

展望2018年,唐德影視的《蔓蔓青蘿》等電視劇已制作完成,匪我思存同名小說改編電視劇《東宮》已經進入后期制作階段,均有望年內確認收入。

而對于遲遲不上映的《巴清傳》《如懿傳》,已有不少觀眾推測其或轉成網劇先行上映,在2017年,影視大劇“從臺變網”曾發生數起。除了《海上牧云記》外,由印紀傳媒出品的《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也改為網劇先行在優酷上映。2017年古裝大劇可以說是最后的狂歡,即便《三生三世》等擁有超高的收視率,但架空歷史、仙俠玄幻,不是國家政策鼓勵的類型。

今年2月份,廣電總局“2017中國電視劇選集”出爐,《人民的名義》等23部電視劇上榜。

政策的趨嚴使各家影視公司將主戰場轉移至正能量奮斗正劇上,如華策影視2017年銷售的五部頭部劇均不再是古裝大劇,慈文傳媒也向正劇等題材拓展。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也計劃在2018年將觸手伸向網劇和網大的市場。2017年,慈文傳媒的《哀樂女子天團》取得成功后,2018年計劃上線網劇7部,網大9部。擬被鹿港文化收購的天意影視在2018年將持續重點開發《摸金符》等網劇,力爭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正劇是方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第一区偷拍盗摄 | 婷婷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 在线高清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少妇性爱视频免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