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5 08:24:18
在沒有任何信息披露、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綜合傳媒科技股價周三暴漲近10倍,連公司周二新聘請的公關機構PCG都無法提供任何解釋。雖然IMT總部位于澳大利亞,不過卻和中國有著親密的關系。除了創始人是中國香港人外,公司的收入也全部來自香港和內地——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香港占56.15%,內地占43.85%。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何小桃
在沒有任何信息披露、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綜合傳媒科技(Integrated Media Technology Limited,以下簡稱IMT)股價周三暴漲近10倍,連公司周二新聘請的公關機構PCG都無法提供任何解釋。
紐約當地時間本周三,IMT股價在盤中曾一度暴漲1963%報41.26美元的歷史新高,隨后漲幅小幅收窄,最終收漲997.5%。需要指出的是,IMT在本周二的收盤價僅僅為2美元。FactSet數據顯示,周三IMT的成交量也從30個交易日平均的471股暴漲至220萬股。
由于股價波動劇烈,IMT盤中暫停交易多達十次。
周四美股開盤后,IMT繼續大漲,漲幅一度超過90%,最終收漲46.29%報32.11美元。也就是說,IMT在美股周三和周四這兩個交易首日就累計暴漲了超過1500%!不過,周五IMT未能延續漲勢,重挫37.37%。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在本周三股價暴漲前,IMT的股價從年初到本周二收盤,已累計暴跌64%。這樣的大漲大跌頗有“妖股”之勢,一些國內的美股投資者也大呼“看不懂”。
值得注意的是,IMT屬于裸眼3D概念股,而昨日(5月4日),A股3D玻璃概念走強,星星科技、昊志機電、金剛玻璃陸續漲停,利達光電、安彩高科等個股也不同程度上漲。
資料顯示,IMT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公司開發視覺技術,專注于裸眼3D顯示技術。目前IMT的總股本約為260萬股,因此,近日股價的暴漲讓公司的市值一度達到近9000萬美元。在這260萬股中,約有115萬股是對公眾持有的流通股,但截至今年四月中旬,IMT的空倉僅413股。
雖然IMT總部位于澳大利亞,不過卻和中國有著親密的關系。
2009年,中國香港人、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博士李應樵(Herbert Lee)在中國香港創立了萬維數碼集團,致力于裸眼3D技術的研發,在經過7年的研究之后,萬維數碼的裸眼3D技術日趨成熟,李應樵與上海云視集團聯合成立了萬維云視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萬維數碼成功與澳大利亞IMT公司(ITL.AX)達成收購協議,成為旗下集團成員,李應樵也成為IMT董事會主席。2017年8月,IMT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過去17年來,李應樵在技術管理方面和裸眼3D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香港媒體稱他為“3D界喬布斯”。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除了創始人是中國香港人外,公司的收入也全部來自香港和內地——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香港占56.15%,內地占43.85%
不過,IMT發布的2017年財報顯示,去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受3D解決方案業務下滑的影響(下滑近87%),2017年公司的凈收入同比下滑59%、凈利潤驟降53%。這進一步加大了投資者對公司近兩日股價暴漲的質疑。
那么,裸眼3D、3D玻璃這個行業的前景怎么樣呢?
據權威預測,全球3D顯示屏將從2014年的230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765億美元,六年增長逾3倍,而亞太地區占比將超過90%,是市場的主要成長動力。
另有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裸眼3D顯示行業產值約為30億元人民幣,預計2021年可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行業內有技術實力的公司屈指可數,市場呈現一片藍海。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3D玻璃與金屬相比,更適合與OLED技術和無線充電技術相配合,具備減少信號干擾,提升智能終端用戶體驗的優勢,隨著加工工藝技術水平的提升,產品成品率提高,成本降低。
此外,隨著中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速提高,這些中高端智能手機中,前后蓋同時使用、僅前蓋使用3D玻璃的比例各半,3D玻璃逐步由高端機型向中高端機型延伸,到2020年3D玻璃在智能手機領域滲透率將達到23%-54%,年需求量6-14億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