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4 17:49:50
無人貨架行業競爭白熱化,近日,每日生鮮與小e微店之間的“掐架”事件持續發酵。而為外界關注的是,無人貨架企業惡性競爭頻發的背后,折射出了優質點位搶奪的激烈,無人貨架行業商業盈利模式的探討。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梁秋月
熱度漸退,但無人貨架行業競爭似乎反而更為激烈。近日,有消息稱無人貨架小e微店在天津某點位的冰箱與貨架被每日優鮮便利購天津分公司工作人員搬離。而這一事件仍在發酵。
5月3日,小e微店發布官方聲明,陳述事件經過并表示稱:“這是同行利用不正當手段惡意競爭,干擾行業正常經營秩序事件”。同時據小e微店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類事情不是個例,在全國多地接連發生。不過,面對這一“指控”,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卻給出了另外一種說法,讓雙方糾紛事件陷入“羅生門”。
為外界關注的是,作為2017年零售圈內最火的業態之一,無人貨架在去年下半年一時風光無二。不過從今年年初開始,無人貨架負面消息不斷:撤點、裁員、并購……如今該領域兩家頭部企業之間的“糾葛”,以及行業惡性競爭頻發的背后,折射出無人貨架領域的競爭全面加劇。
據小e微店官方聲明,4月25日,每日優鮮天津地區員工假冒小e微店工作人員,進入客戶辦公區域,謊稱要撤店等將小e微店冰箱和貨架等設備、商品運走,客戶發現情況不正常,不符合常規手續及邏輯,立刻通知了小e微店并報了警。隨后,在每日優鮮天津辦公室發現了小e微店丟失的設備等。
小e微店官方微信截圖
小e微店方面表示,雙方高層在事件發生后已經進行了溝通,不過五一過后,小e微店又接到客戶投訴,稱每日優鮮便利購人員在客戶和小e微店均不知情的情況下拆卸小e微店貨架等設備,后被客戶發現異樣后制止。
“其實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發現了類似的情況,當時以為是個例,后來發現多地接連發生這種事情,我們才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小e微店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面對小e微店的“指控”,每日優鮮便利購也在5月4日凌晨發布“還原事實真相維護公平競爭”的聲明稱:4月23日,每日優鮮便利購的地推人員(BD)在“掃樓”時與“涉事”客戶企業的行政人員交流,行政人員表示小e微店的貨架已經好幾天沒有補貨,想使用每日優鮮便利購的貨架和產品,并聯系到小e微店客服要求撤走小e微店的貨架,但小e微店遲遲未派人撤走貨架。因此客戶想把小e微店的貨架放到自己公司的倉庫里,但剛好倉庫沒有多余空間,于是便讓每日優鮮便利購的BD人員將貨架拉走放到了每日優鮮辦公地。每日優鮮便利購表示在搬運小e微店貨架時已獲許可,相關進出客戶公司的手續齊全,且在聲明中公布了搬運貨架時該寫字樓的出入證明。
每日優鮮便利購官方微博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輾轉多方聯系到“涉事”客戶企業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說:“目前該公司所使用的貨架為每日優鮮便利購所提供,而當時與便利購溝通的行政人員已經離職。”對于是否是因為小e微店數日未補貨導致公司想要撤換貨架,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當時在休假,并不知情。不過,該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在自己休假前,公司的小e微店貨架補換貨算正常,并未出現長期不補貨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小e微店和每日優鮮的搶位“羅生門”,就在記者截稿前,一份關于無人貨架果小美“以后將沒法陪伴大家”的“重要通知”在網絡上傳開。該通知稱“零售免費送給大家,貨架大家自行處理”。果小美創始人閻利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即刻予以辟謠,并發布公司官方聲明。但無人貨架現階段惡性競爭的愈演愈烈從中也可見一斑。
一位無人貨架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資本投入減少,企業燒錢將會停止,業務將會收縮,這種情況下對于優質點位的需求是較大的。“惡性競爭”頻發背后,越加體現優質點位對于無人貨架的意義。
“我們雖然市場規模不是最大的,但我們在拓展的點位時一直都是以100人以上為門檻的,所以相對來說小e微店的點位都比較優質,而之前因為各家在搶占點位,很多無人貨架企業的標準是以30人為門檻,這就大大增加了貨損等風險。”小e微店負責人說。
而優質點位的搶奪,背后則是企業生存壓力加大而導致的行業競爭加劇。
“去年火的時候一時間出現了四五十家無人貨架,現在剩下的能叫的上名的也就七八家了。”上述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道。
自今年年初以來,撤點、裁員、并購……負面纏身的無人貨架似乎也快承受不住壓力,而隨著負面不斷涌來,無人貨架企業急需正名。
面對種種質疑,幾家頭部企業在近幾個月來也確實進行了一些調整和轉型。記者了解到,便利蜂正在逐步將無人貨架升級成智能貨柜,以改善倒損問題;猩便利在部分網點上線了早餐預定服務;果小美表示探索由“自營的重模式”升級為“與第三方聯合運營以及區域合伙人制的輕模式;小e微店則在試水海南農特產品的線上訂購、產地直發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