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1 19:43:49
據外媒報道,大眾正與滴滴出行正在商談組建一家合資公司。大眾將為滴滴管理約10萬輛新車,其中三分之二是大眾集團旗下的汽車。協議預計將于5月初簽署。在交通和汽車產業迎來重要變革的當下,除了大眾牽手滴滴,其他汽車商也在積極尋找新出路。今年,菲亞特、本田和捷豹路虎都與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Waymo達成協議。上個月,沃爾沃和戴姆勒股份公司表示將為Uber提供車輛。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實習記者 余佩穎 每經編輯 余冬梅
(資料圖 來源:視覺中國)
據路透社報道,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德國大眾汽車正在與中國的滴滴出行商談成立合資企業。大眾汽車一位高層管理人員透露,協議預計將于5月初簽署。而協議的一部分內容為,大眾將為滴滴管理約10萬輛新車,其中三分之二是大眾集團旗下的汽車。大眾還將和滴滴一道購買部分新車來擴充滴滴的車隊,兩家公司最終將合力設計和開發”特定用途”的汽車。
關于此次合作的相關財務細節,該高層管理人員并未提及,但表示一旦合資公司開始運行,大眾公司將會分得收入的一部分。
事實上,大眾與滴滴商討合作并非這一兩天的新鮮事。《華爾街日報》援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會成員蘇偉銘的說法稱,2016年末,兩家公司就曾討論過要發展高端叫車服務。而一年前,兩家公司還曾就大眾購買滴滴一部分股份一事進行商討,但是大眾拒絕了這一提議,最終兩家公司決定成立合資企業。
對于此次合作,蘇偉銘表示,“此次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并不僅僅是在叫車服務領域進行合作。我們想要在更多的出行項目中進行探索,以及探索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出租車。”
一位滴滴發言人也傳遞了一致的想法,“此次合作的細節兩家公司仍在探索中。未來兩家公司將在車輛運行管理方面通力合作,還將探索潛在領域,例如為叫車服務設計特定的車輛”。
大眾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的第一個動作便是大眾承諾將提供約10萬輛車,包括電動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大眾還將管理這個車隊。不過蘇偉銘表示,大眾并不是合資公司未來唯一的車輛提供商,但是這一合資公司內部,大眾將是滴滴唯一的股東合伙人。
此次合作的一些財務細節暫時還未知曉,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前期大眾將持有此合資公司40%的股份,后期將再增持10%,最終兩家公司會持有相同比例的股份。滴滴出行目前的叫車app服務將在此合資公司營運范圍之外照常開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24日,滴滴和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 “洪流聯盟”,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在開場演講中提到,“汽車和出行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程維認為目前國內的交通和汽車產業正在迎來重要變革,出行正在快速地線上化、智能化、共享化,而用戶出行習慣的改變也將影響上游汽車的設計、生產、運營、汽車的所有權和用戶的使用方式。
滴滴也表示成立這一聯盟最終是要設計開發“特定用途”的車輛,而這一次與大眾的聯手則是該聯盟成立后進入公眾視線的首個項目。
在國內的一些易擁堵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使用叫車服務的人越來越多,而這似乎釋放了一個早期信號,即私家車擁有人數可能會日益減少。對于汽車生產商來說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像大眾這樣的公司都在重新規劃他們的生意以及尋找未來其他的收入來源。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菲亞特、本田以及捷豹路虎都與Waymo達成協議,將為它提供車輛。Waymo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上個月,沃爾沃和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表示將為Uber提供車輛。
大眾方面似乎也感受到了行業變革即將到來的訊號。大眾新上任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上周曾向記者表示,大眾將籌措約150億歐元用于2020年以前在中國投資叫車服務、自動駕駛、數據化等項目。這項投資計劃是大眾將在全球范圍內的新科技領域花費近340億歐元計劃的一部分。
“在新的生態體系中,大眾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若想成功,我們就需要知道我們的顧客是誰,他們想要的旅程是什么樣的,以及我們的策略應該如何”,接受路透社采訪的大眾高層管理人員說道。
目前大眾在中國已經投資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出門問問(Mobvoi),一家共享汽車公司——首汽約車,以及一家二手車買賣公司。該高層管理人員表示,大眾還計劃投資一家高端叫車服務公司以及開展電動汽車充電站服務。
這一次與滴滴的合作,最終將給予大眾獲取滴滴擁有的大量用戶數據的部分權限,這些數據來源于滴滴每天300萬的訂單量。而“武裝”了這些數據的大眾,能夠在未來的產品設計和商業運作上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