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電商零售

每經網首頁 > 電商零售 > 正文

中國物流面臨轉型 十萬億級供應鏈金融市場待開發

第一財經APP 2018-04-25 11:11:28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為中國物流的主力軍,承載了77.5%的貨運量。而制約了中國物流行業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

中國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下,物流行業也面臨著從高速發展向追求質量效益的轉型。

4月24日,在2018傳化金融服務創新合作伙伴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稱,以2015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物流經濟的增速快于GDP增速,之后,增速就跟GDP同步,甚至略低于GDP增速。就卡車的保有量而言,正是在2015年達到了1500萬輛左右的最高峰,如今已經不到1400萬輛。

他認為,這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物流規模和速度的需求,并不像以前那么迫切,更多的是要求其提高質量和效益。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物流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CFP圖

發展物流金融是關鍵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為中國物流的主力軍,承載了77.5%的貨運量。而制約了中國物流行業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委員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物流企業的貸款融資需求保守估計在三萬億元以上,但被傳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僅物流運費墊資一項,約有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而公路運輸公司規模小、分散,傳統金融機構為其貸款的比例不到5%。

這意味著,物流企業絕大部分的融資需求,需要通過其它渠道來實現,其中不規范、不安全的因素也嚴重影響著物流效率的提升。

蔡進表示,要解決物流高效率的問題,推動物流由規模速度型向效率質量型轉變,關鍵就是要發展物流金融。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雖然中國物流業在降成本方面卓有成效,但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比較高的。我國未來降物流成本的空間還非常大,通過降成本來推動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空間也非常巨大。

蔡進提到,2017年,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4.6%。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供應鏈模式創新以后,美國、日本基本上就將物流的費用穩定在GDP占比的8%~9%。

在他看來,物流組織模式的創新,特別是供應鏈的創新,將是降低整個經濟運行的成本,特別是物流成本的途徑之一。

物流金融三大發展趨勢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國務院首次對供應鏈創新發展作出的部署。日前,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這些文件都提到了,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

蔡進表示,當前,中國的物流金融有三大發展趨勢需要業內把握。一是物流金融向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二是物流產業和金融產業開始進入到融合階段;三是物流金融的發展已進入到與新技術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近年來,國家也接連出臺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政策。

上述指導意見就提出,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受益于政策鼓勵,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比如傳統的商業銀行、電商平臺、P2P網貸平臺、信息化服務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等紛紛開始布局供應鏈金融領域。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

(來源:第一財經APP 邵海鵬)

責編 魏文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下,物流行業也面臨著從高速發展向追求質量效益的轉型。 4月24日,在2018傳化金融服務創新合作伙伴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稱,以2015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物流經濟的增速快于GDP增速,之后,增速就跟GDP同步,甚至略低于GDP增速。就卡車的保有量而言,正是在2015年達到了1500萬輛左右的最高峰,如今已經不到1400萬輛。 他認為,這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物流規模和速度的需求,并不像以前那么迫切,更多的是要求其提高質量和效益。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物流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CFP圖 發展物流金融是關鍵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2.1萬億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為中國物流的主力軍,承載了77.5%的貨運量。而制約了中國物流行業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委員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物流企業的貸款融資需求保守估計在三萬億元以上,但被傳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僅物流運費墊資一項,約有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而公路運輸公司規模小、分散,傳統金融機構為其貸款的比例不到5%。 這意味著,物流企業絕大部分的融資需求,需要通過其它渠道來實現,其中不規范、不安全的因素也嚴重影響著物流效率的提升。 蔡進表示,要解決物流高效率的問題,推動物流由規模速度型向效率質量型轉變,關鍵就是要發展物流金融。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雖然中國物流業在降成本方面卓有成效,但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比較高的。我國未來降物流成本的空間還非常大,通過降成本來推動整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空間也非常巨大。 蔡進提到,2017年,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4.6%。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供應鏈模式創新以后,美國、日本基本上就將物流的費用穩定在GDP占比的8%~9%。 在他看來,物流組織模式的創新,特別是供應鏈的創新,將是降低整個經濟運行的成本,特別是物流成本的途徑之一。 物流金融三大發展趨勢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國務院首次對供應鏈創新發展作出的部署。日前,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這些文件都提到了,要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 蔡進表示,當前,中國的物流金融有三大發展趨勢需要業內把握。一是物流金融向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二是物流產業和金融產業開始進入到融合階段;三是物流金融的發展已進入到與新技術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近年來,國家也接連出臺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政策。 上述指導意見就提出,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受益于政策鼓勵,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比如傳統的商業銀行、電商平臺、P2P網貸平臺、信息化服務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等紛紛開始布局供應鏈金融領域。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 (來源:第一財經APP邵海鵬)
物流 供應鏈 金融 中國 創新 發展 成本 規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免播放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麻豆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