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建設銀行資本充足率保持領先 光大銀行“觸底反彈”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8 23:37:22

每經記者 張喜威    每經編輯 王可然    

2018年底資本充足率監管大考即將來臨,作為公眾公司的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尤其值得關注。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26家A股上市銀行2016年末資本充足率情況進行了梳理排序,并與已公布2017年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截至2018年4月18日)進行了對比。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末資本充足率排名第一的建設銀行(601939,SH),在2017年已公布年報的15家A股上市銀行中依然位列第一;而在2016年末一度墊底的光大銀行(601818,SH)則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在2017年末出現“反彈”,在15家銀行中暫列第10位。

此外,在已公布2017年年報的A股上市行中,有6家銀行的各級資本充足率同比全線下降,有4家銀行全線上升。

光大銀行資本充足率回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6家A股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情況發現,截至2016年末,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80%,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墊底,且是唯一一家資本充足率低于11%的A股上市銀行,較最高的建設銀行的14.94%低了4.14個百分點。不僅如此,截至2016年末,光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僅為8.21%,同樣在26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墊底。

而南京銀行(601009,SH)也以8.21%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在該項指標中與光大銀行并列墊底。

但由于其他一級資本,尤其是二級資本較為充足,南京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高于光大銀行,其中資本充足率為13.71%,排在第8位。

實際上,早在2017年初,光大銀行較低的資本充足率情況就引起了各方的關注。而過去1年,光大銀行自身也加大了資本補充的力度。

根據最新披露的2017年年報,光大銀行2017年相繼發行了二級資本債、A股可轉債,還完成了H股定向增發,有效補充了資金來源。最新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49%,較2016年末提高了2.69個百分點;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1%,較2016年末提高了1.27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56%,較2016年末提高了1.35個百分點。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專項報告》顯示,本次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凈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299.23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計已有人民幣13.7萬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A股普通股,累計轉股股數為32138股。而本次定向增發境外上市外資股募集資金到位后,光大銀行將凈募集資金總額折合人民幣259.78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截至2017年末,光大銀行資本凈額3855.24億元,同比增幅33.92%;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為2730.26億元,同比增幅24.74%。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末,建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高達14.94%,排名第一;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98%,排名第三。而江陰銀行(002807,SZ)、吳江銀行(603323,SH)分別以13.08%和13.03%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列第一、第二位。截至2018年3月28日,在已披露2017年年報的15家A股上市行中,建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再次提高,資本充足率(15.50%)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3.09%)均暫列第一位。

6家銀行三大指標全線回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18日,在已公布2017年年報的15家A股上市銀行中,建設銀行、招商銀行(600036,SH)、農業銀行(601288,SH)、光大銀行4家的資本充足率全線提高;平安銀行(000001,SZ)、中信銀行(601998,SH)、張家港行(002839,SZ)、交通銀行(601328,SH)、中國銀行(601998,SH)、江陰銀行(002807,SZ)等6家各級資本充足率則全線回落。

而工商銀行(601398,SH)、無錫銀行(600908,SH)、常熟銀行(601128,SH)、民生銀行(600016,SH)等4家A股上市銀行在資本充足率有所上升的情況下,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出現小幅下降。此外,寧波銀行(002142,SZ)則是在一級資本充足率小幅下降的情況下,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出現小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15家A股上市銀行中,平安銀行2017年末的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均為最低,其中資本充足率11.20%,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28%,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而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至9.18%,暫列倒數第二位。2017年末,民生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8%,暫列倒數第一。

在上述15家A股上市銀行中,中信銀行2017年末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排名倒數第二。其中,資本充足率為11.65%,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49%,同比下降0.15個百分點。而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至9.34%,暫列倒數第三位。

盡管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資本充足率排名靠后,但在各級資本充足率全線下降的6家上市銀行中,張家港行的降幅卻是最大的。年報數據顯示,張家港行2017年的資本充足率為12.9307%(同比下降0.4893個百分點),在15家銀行中排名倒數第四;但在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同比下降0.439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仍處于較高水平,均為11.8210%,分別排在第七位和第五位。

此外,在15家銀行中,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2017年的資本充足率分列第一、二、三位,且資本充足率均超過15%,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在13%以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均高于12%。

當然,即便一些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所降低,但仍全線高于2018年末的資本充足率監管紅線。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各家銀行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風險加權資產也將進一步增加。若要繼續維持相當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各家銀行也必然會面臨持續補充資本的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8年底資本充足率監管大考即將來臨,作為公眾公司的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尤其值得關注。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26家A股上市銀行2016年末資本充足率情況進行了梳理排序,并與已公布2017年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截至2018年4月18日)進行了對比。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末資本充足率排名第一的建設銀行(601939,SH),在2017年已公布年報的15家A股上市銀行中依然位列第一;而在2016年末一度墊底的光大銀行(601818,SH)則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在2017年末出現“反彈”,在15家銀行中暫列第10位。 此外,在已公布2017年年報的A股上市行中,有6家銀行的各級資本充足率同比全線下降,有4家銀行全線上升。 光大銀行資本充足率回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6家A股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情況發現,截至2016年末,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80%,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墊底,且是唯一一家資本充足率低于11%的A股上市銀行,較最高的建設銀行的14.94%低了4.14個百分點。不僅如此,截至2016年末,光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僅為8.21%,同樣在26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墊底。 而南京銀行(601009,SH)也以8.21%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在該項指標中與光大銀行并列墊底。 但由于其他一級資本,尤其是二級資本較為充足,南京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高于光大銀行,其中資本充足率為13.71%,排在第8位。 實際上,早在2017年初,光大銀行較低的資本充足率情況就引起了各方的關注。而過去1年,光大銀行自身也加大了資本補充的力度。 根據最新披露的2017年年報,光大銀行2017年相繼發行了二級資本債、A股可轉債,還完成了H股定向增發,有效補充了資金來源。最新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3.49%,較2016年末提高了2.69個百分點;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1%,較2016年末提高了1.27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56%,較2016年末提高了1.35個百分點。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專項報告》顯示,本次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凈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299.23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計已有人民幣13.7萬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A股普通股,累計轉股股數為32138股。而本次定向增發境外上市外資股募集資金到位后,光大銀行將凈募集資金總額折合人民幣259.78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截至2017年末,光大銀行資本凈額3855.24億元,同比增幅33.92%;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為2730.26億元,同比增幅24.74%。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末,建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高達14.94%,排名第一;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98%,排名第三。而江陰銀行(002807,SZ)、吳江銀行(603323,SH)分別以13.08%和13.03%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列第一、第二位。截至2018年3月28日,在已披露2017年年報的15家A股上市行中,建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再次提高,資本充足率(15.50%)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3.09%)均暫列第一位。 6家銀行三大指標全線回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18日,在已公布2017年年報的15家A股上市銀行中,建設銀行、招商銀行(600036,SH)、農業銀行(601288,SH)、光大銀行4家的資本充足率全線提高;平安銀行(000001,SZ)、中信銀行(601998,SH)、張家港行(002839,SZ)、交通銀行(601328,SH)、中國銀行(601998,SH)、江陰銀行(002807,SZ)等6家各級資本充足率則全線回落。 而工商銀行(601398,SH)、無錫銀行(600908,SH)、常熟銀行(601128,SH)、民生銀行(600016,SH)等4家A股上市銀行在資本充足率有所上升的情況下,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出現小幅下降。此外,寧波銀行(002142,SZ)則是在一級資本充足率小幅下降的情況下,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出現小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15家A股上市銀行中,平安銀行2017年末的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均為最低,其中資本充足率11.20%,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28%,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而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至9.18%,暫列倒數第二位。2017年末,民生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8%,暫列倒數第一。 在上述15家A股上市銀行中,中信銀行2017年末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排名倒數第二。其中,資本充足率為11.65%,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49%,同比下降0.15個百分點。而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至9.34%,暫列倒數第三位。 盡管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資本充足率排名靠后,但在各級資本充足率全線下降的6家上市銀行中,張家港行的降幅卻是最大的。年報數據顯示,張家港行2017年的資本充足率為12.9307%(同比下降0.4893個百分點),在15家銀行中排名倒數第四;但在其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同比下降0.439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仍處于較高水平,均為11.8210%,分別排在第七位和第五位。 此外,在15家銀行中,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2017年的資本充足率分列第一、二、三位,且資本充足率均超過15%,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在13%以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均高于12%。 當然,即便一些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所降低,但仍全線高于2018年末的資本充足率監管紅線。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各家銀行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風險加權資產也將進一步增加。若要繼續維持相當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各家銀行也必然會面臨持續補充資本的壓力。
建設銀行 光大銀行 上市銀行 資本充足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 亚洲中文另类婷婷久久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日本一本中文一区在线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