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9 07:53:41
每經編輯|李語涵
【經參頭版:保持定力,沉著應對美國貿易訛詐】
在過去的幾天里,美方蠻不講理行徑背后的不懷好意已經昭然若揭,也將會把中美貿易引向歧途。面對美方一手挑起的貿易爭端,面對美方的一意孤行和蠻不講理的行徑,是不能做出讓步的,要毫不客氣地還擊。目前來看,美方表態出爾反爾,莫衷一是,形勢撲朔迷離。我們自己要保持定力,更要把困難估計足一些,把挑戰估計大一些。只有自己做好最壞準備,才能應對更復雜更嚴峻的挑戰。
【經參:全域旅游將迎一攬子財政金融支持】
2018年是全域旅游發展關鍵年,從中央到地方,多項扶持政策近期密集落地,一攬子財政和金融支持政策呼之欲出。除了地方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外,還將創新旅游投融資機制。比如,設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將部分旅游資源進行資產證券化,依托股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積極推廣PPP模式,支持旅游企業直接上市融資,引導更多資金進入全域旅游項目。
【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18.5萬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8日在深圳舉行的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上透露,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整體規模達18.5萬億元,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產量穩居全球第一,在通信設備、互聯網等領域涌現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新華社)
【中國智能手機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27%】
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3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187.0萬部,同比下降27.0%。(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清明假期國內旅游總人數1.01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1億元】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經中國旅游研究院綜合測算,今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旅游總人數1.01億人次,同比增長8.3%;實現旅游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8%。(新華網)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77.7萬輛,今年有望突破百萬輛】
來自乘聯會的數據,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77.7萬輛,預計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百萬輛。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也刺激了動力電池市場飛速發展。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EV+PHEV)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36.24GWh,相比2016年28GWh的數據,同比增長29.4%。
【“兩船”合并預期一再升溫】
對中船集團而言,新一輪去杠桿攻堅戰已經打響。近日關于“兩船”合并預期的一再升溫,以及在引進市場投資、實施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等方面的動作頻頻,使得中船集團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經濟參考報)
【欣泰電氣證券欺詐發行行政處罰案二審維持原判】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發布信息顯示,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泰電氣”)訴中國證監會證券欺詐發行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決定上訴案進行二審宣判,終審判決駁回欣泰電氣的上訴,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此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了欣泰電氣請求撤銷被訴行政處罰決定及行政復議決定的訴訟請求。
【鹽湖鎂業2017年虧近32億 部分中小股東萌生退意】
鹽湖股份(000792,SZ)2017年虧損近42億元,出現上市以來的首虧,而其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及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成為其重要虧損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調查獲悉,因金屬鎂一體化項目至今尚未盈利,項目周期延長,以及對合作事宜有異議等原因,部分鹽湖鎂業中小股東萌生退意。(每日經濟新聞)
【五大銀行集體裁員撤點 競速“智能化轉型”】
銀行“智能化轉型”正在提速。日前公布的大行年報數據顯示,物理網點布局和柜員人數增速普遍放緩,智能化成為各銀行轉型的突破口。一方面,效益較差的網點被裁撤,大而全的網點向輕型化、智能化升級;另一方面,多家銀行明確,將重金投入金融科技以完成“彎道超車”。(經濟參考報)
【國內131家證券公司將迎史上“最高規格”大股東監管新政】
“凈資產不低于1000億元;最近5年原則上連續盈利,最近3年主營業務收入累計不低于1000億元,主業凈利潤占比不低于50%。”這是證監會日前發布的《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對證券公司控股股東設置的“最新硬性要求”。業內分析,符合“千億凈資產”標準的民企少之又少,想通過分散股權、借道外部資金走通道的民營資本將徹底失去拿牌照的資格。(券商中國)
【四成公司2017年業績亮相 增速創下7年新高】
截至目前,已經有1354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年報,占全體A股的38.7%。就目前的數據來看,A股市場2017年的整體業績趨于樂觀,上述1354股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9.82萬億元、同比增長16.89%,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9萬億元、同比增長17.79%。縱向比較來看,上述增幅如能保持,將成為2012年以來的最高營收增速,也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凈利潤增速。(券商中國)
【2018年第一季度發審委共審核71家企業,過會率為45.07%】
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發審委共審核71家企業,32家企業成功過會,過會率為45.07%,32家企業被否,3家取消審核,4家暫緩表決。1-3月,上會企業共36家欲登陸主板市場,其中18家企業過會,過會率達50%;共13家企業欲登陸中小板,其中8家企業過會,過會率達61.54%;共22家企業欲登陸創業板,其中6家過會,過會率達27.27%。(國際金融報)
【廣東、廈門的三家私募基金接到罰單】
由于存在存續產品未備案、向不特定對象推介私募基金和未落實風險評估等多項違法違規事實,3月下旬有廣東、廈門的三家私募基金接到罰單,其中兩家均有違規“前科”。隨著監管趨嚴,各地證監局私募基金專項檢查成為常態,內部運作不合規的機構將在監管中無處遁形。(中國基金報)
【北上資金逾40億元抄底 家電股重回加倉視野】
數據顯示,上周陸股通凈流入43.17億元,其中,滬港通凈流入31.81億元,深港通凈流入11.36億元。上周北上資金開始增持家電股。數據顯示,青島海爾、TCL集團、三花智控、格力電器、深康佳A、華帝股份、奧佳華、九陽股份、小天鵝A、康盛股份、兆馳股份、海信電器、萬家樂、榮泰健康等個股均受到北上資金不同程度增持。(證券時報)
【海岸線油輪“塞港”,國際油商陷入囚徒困境】
在中國多個沿海港口,大量國際油輪正在海上錨泊,排隊等待卸貨。分析人士表示,交易商過高估計了需求。稅收政策調整以及指標油價上漲,擠壓了“茶壺煉廠”的利潤率。除非大幅折價,否則這些油輪會繼續“塞港”。(中證報)
【沙特化工巨頭瞄準休斯敦作為新總部】
沙特化工巨頭Saudi Basic(Sabic)計劃在美國休斯敦新建分部,希望利用美國的頁巖氣資源優勢進軍化工領域。Sabic表示,最終決定將取決于獲得當地和環境許可證的時間。根據聲明,Sabic表示,由于燃油效率標準的提高及電動汽車的興起,預計全球市場對傳統燃料的需求將放緩,已經將美國市場作為未來增長計劃的一個焦點,并計劃加大對可替代能源及化學產品的投資。美國頁巖氣資源的豐富性及較低的能源成本,讓這里成為生產化學品最賺錢的地方之一,這點吸引了Sabic的注意。(一財)
【法國與沙特達成新的國防戰略合作】
法國國防部周日表示,法國和沙特阿拉伯已經達成了一項新的國防戰略合作,并與沙特簽武器出售協議。法國與沙特阿拉伯共同制定了新的軍火出口戰略,具體交易交給法國ODAS公司執行管理,ODAS公司目前負責法國在沙特阿拉伯的國防利益。法國是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是其最大的購買者。一位沙特官員說,盡管受到公眾批評,利雅得將繼續購買軍事裝備,特別是要擴充海軍。上周,12個國際非政府組織向法國總統馬克龍發送的一封私人信函中敦促他向沙特施壓,以緩解沙特對也門港口的封鎖并暫停法國的軍售。(一財)
【韓國正在制定經貿新政,爭取于2022年趕超日本】
據韓聯社日前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近日表示,正在制定經貿新政,爭取于2022年趕超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出口強國。為此,韓國將降低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依存度,通過推進“新北方、新南方政策”,不斷開拓新興市場。(經濟參考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