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熱點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熱點 > 正文

網絡文學反盜版有了新技術 專家:提高公民對知識產權的尊重更重要

天津日報 2018-03-29 17:07:14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網絡文學盜版現象的關注和共同抵制,網絡文學盜版、抄襲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特別是一系列技術反盜版手段的推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文盜版的發現難度。此外,針對名單內的作品,相關網絡服務商應對其采取以下保護措施:直接提供內容的網絡服務商在影片上映期內不得提供名單內的作品;用戶上傳內容的網絡服務商應禁止用戶上傳名單內的作品;提供搜索鏈接的網絡服務商、電子商務平臺及應用程序商店,應加快處理預警名單內作品權利人關于刪除侵權內容或斷開侵權鏈接的通知。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網絡文學盜版現象的關注和共同抵制,網絡文學盜版、抄襲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特別是一系列技術反盜版手段的推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文盜版的發現難度。那么,這些技術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它們的效果如何呢?

對內容監管:利用數據庫,系統自動查重

日前,閱文集團向相關媒體透露,閱文已經上線了特殊算法模型數據庫,已實現快速查詢底層能力,秒級內實時計算出指定章節內容重復度,為防抄襲提供大數據基礎能力。這套針對抄襲行為上線的特殊算法模型數據庫已經在整個閱文集團平臺應用,在這個系統支持下,編輯可以實時查重作者上傳的作品內容。作者每發一章,平臺就可以自動對比全網書庫,提醒編輯本章與書庫中內容的重復率,以便人工查驗是否抄襲,當重復率超過50%時,平臺就會自動報警。

不過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總編輯李曉亮也坦言,這套系統增加了服務器壓力。

▲閱文集團旗下品牌(閱文集團官網/圖)

利用電腦技術自動對文章進行查重,這樣的手段也許大家并不陌生,例如Microsoftword“比較”功能、中國知網推出的論文查重系統,等等,都是類似技術的應用。可見在技術層面上,這樣的手段已經能夠實現了。但是當這樣的手段被運用到網絡文學范疇內,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它所面臨的檢索對比目標是海量級別的。一般來講,一篇博士論文可能是幾萬到十幾萬字,而網絡文學作品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字。所以,沒有優秀的算法模型和功能強大的大型計算機作為支持,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給出結果的。

簡單來說,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而模型是一類問題的解題步驟,即一類問題的算法。

閱文集團的算法模型數據庫已實現“秒級內”出結果,可見在技術上是有所準備的。

相比之下,晉江文學的查重系統,則更注重與人工配合。晉江的查重是基于用戶舉報,根據用戶提供的抄襲證據,系統再將文章與數據庫對比,進行核實,并基于系統設定的判定標準,將抄襲文章和被抄襲文章的雷同語段進行特殊標識,同時統計雷同語段,給編輯作參考,減少人工判斷的難度。

此外,記者還從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了解到,從2014年開始,國家已經實施《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制度,也是被業內稱為“白名單”的制度。如今,這套系統在電影產業運行得較為成熟,該制度要求版權企業報備希望重點監控的相關產品信息,利用國家監管平臺對相關媒體平臺進行監控,一旦出現盜版鏈接,系統會自動報警,類似于電腦病毒預警系統。此外,針對名單內的作品,相關網絡服務商應對其采取以下保護措施:直接提供內容的網絡服務商在影片上映期內不得提供名單內的作品;用戶上傳內容的網絡服務商應禁止用戶上傳名單內的作品;提供搜索鏈接的網絡服務商、電子商務平臺及應用程序商店,應加快處理預警名單內作品權利人關于刪除侵權內容或斷開侵權鏈接的通知。

2016年,“白名單”制度也在網絡文學領域試水。國家版權局已于去年開始,督促各大文學網站積極報備重點網文信息,為網絡文學“貼標”,也為系統積累數據資源,目前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大規模的數據檢索,離不開大規模的數據庫。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公司,閱文集團也表示,目前已積累有效章節數達1.5億,有效段落數達數百億。

對“抄襲者”監管:黑名單實時監管,區塊鏈技術讓盜版者無所遁形

與“白名單”相對應,國家版權局還設置了一套“黑名單”制度,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工作人員介紹:經常被投訴的平臺,將對該網站進行重點監控,每季度隨機審查,將《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內的作品,在該平臺進行篩查,一旦發現問題,進行嚴肅處理。處理方式,一方面,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加強與公安部門的配合,追究這種重復侵權盜版行為的刑事責任。另一方面,已有侵權記錄的企業,再從事侵權盜版行為,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加強和電信管理部門的合作,利用技術手段將其網站刪除,讓這樣的企業不能繼續開展業務。

相關“黑名單”制度,在網文平臺上也有所應用,比如晉江文學城對于被判定了抄襲的文章,會作出對應的懲罰措施,甚至于直接將發布者賬號刪除。此外,為了防止盜版,晉江根據對盜文者行為模式的分析,制定對應的防盜規則,付費章節作者可以設定對某些特定人群在一定時間內投放干擾性閱讀內容,或是對一部分人屏蔽最新內容。

不過,對于抄襲的技術篩查,有業內人士也提出過相關的困惑,例如掌閱負責人曾經談到:在技術上掌閱幾乎可以實時發現作品有沒有被盜版和侵權,但只是發現還不夠,還要找到歸屬,很多盜版是找不到歸屬人的。如何運用網絡追蹤技術,快速找到盜版侵權的主體并留存證據,也是擺在權利人面前的大問題。

對于這一問題,正在“風口”的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國內已有相關企業將該方案落地。例如小犀智能提供的“犀鏈”,是一個基于區塊鏈的版權綜合服務平臺,對于電子作品的版權確權是它的核心功能。“犀鏈”將作品名稱、權利人和登記時間等核心信息生成唯一對應的數字指紋,并封存于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數據中,實現版權信息的永久存證,以技術公信力和可信度對版權進行確權。據介紹,“犀鏈”的區塊鏈技術,已經得到了公證處與版權保護中心的認可,用戶可以通過“犀鏈”在線申請公證書與著作權登記證。

從某種層面來說,區塊鏈解決了信息化時代中電子數據最大的痛點──易篡改、易滅失、難取證,它讓信息更可信,并以此重塑互聯網信任基礎,特別是在版權方面,讓作品的權屬信息更為真實、可靠。

專家意見:實現全面監管要提高公民對獨創精神的尊重

在談到以技術手段反盜版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委員吳長青坦言:新技術環境下,傳播技術的發展一方面降低了侵權門檻,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品的可識別性、侵權證據的可追蹤性大大提高,在客觀上降低了網絡維權的難度,國家層面、企業、社會都在關注它,這是一種進步。但是要知道,反盜版是一個生態鏈,針對侵權、確權、維權環節,每一環的技術、制度、法規、意識都必須完善起來,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與此同時,盜版者也變得越來越狡猾,網絡版權侵權衍生出以聚合盜鏈、網盤分享侵權以及盜版小網站等新型侵權形態,手段隱蔽化、產業鏈條化、分工專業化,這就給打擊盜版帶來了新的問題。

他談到如今網絡文學反盜版還有一個難點──雷同“模糊邊界”的問題,這一點如今單靠技術手段還解決不好。文學的“剽竊”,有兩種層次,一是形式上的,例如漢字重復、語句雷同,這是形式上;二是思想意蘊上的“雷同”,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去闡述了相同的思想意蘊,是不是“抄襲”“剽竊”呢?這是很難追究的。我們如今經??吹骄W絡文學侵權案件中,提到“普遍的雷同”,其實所指的大多不是語言的雷同,而是思想的雷同。

回望中國網絡文學反盜版的歷程,它是起于民間的,從作者進行維權、受眾舉報,發展到企業平臺追溯、國家重視。在吳長青看來,中國網絡版權保護發展的最大推力,是來自民間的聲音,是受眾權益意識的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知識版權保護意識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防火墻”。所以,如今技術手段反盜版只是眾多反盜版方式的一種,更為重要且行之有效的反盜版方式,還是要提高公民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對獨創精神的尊重。

責編 杜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盜版 版權 侵權 網絡文學 作品 平臺 系統 技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国产91高清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原创私拍精品 | 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