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7 21:14:34
近日,基金公司2017年的盈利數據跟隨上市公司股東發布的年報依次展現。今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您來看看最新披露的4家基金公司,去年的數據亮點。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左越
每經記者 左越 每經編輯 肖鴻月
本周,又有多家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股東發布了2017年年報。僅在3月27日、3月28日兩個交易日,就有近10家基金公司的盈利數據漸次披露。
從最新披露數據的其中4家基金公司來看,各家公司在去年的成績也不盡相同,但都有亮點可尋。下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帶您來看看,最新公布“2017年成績單”的4家基金公司亮點在哪兒。
2017年當中,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現凈利潤2.23億元,與2016全年2.24億元的凈利潤相比,小幅下降。去年上半年,農銀匯理基金實現凈利潤9902.53萬元;其下半年的凈利潤數額,略高于上半年的水平。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農銀匯理基金的總資產為10.48億元,凈資產為9.14億元。與2016年相比,總資產和凈資產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銀行2017年年報還提到,2017年,農銀匯理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了5377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28%。
Wind數據顯示,2017年,農銀匯理基金成立的新發基金數量并不算多,尚不到10只,以靈活配置型基金和債基為主。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光大保德信基金總資產為11.43億元,凈資產8.50億元,凈利潤1.57億元。
光大證券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光大保德信基金通過不斷完善投研建設,提升銷售力度,強化風險控制,實現了利潤、規模、排名的同步增長。截至2017年末,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公募、專戶合計)為1078.40億元,較2017年初增長37.59%。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公募基金規模為747.42億元,與2016年相比同比上升36.32%,市場份額占比0.65%,剔除貨幣基金后的排名為行業第30位,較2016年末剔除貨幣基金后的排名上升7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光大保德信去年新成立的基金中,規模超過40億元的共有2只,分別是光大永利純債、光大尊盈半年。這兩只基金都在去年上半年成立,且均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
具體到該公司旗下各只基金,在去年表現最好的一只基金為光大中國制造2025,去年的凈值增長率接近40%。
光大證券2017年年報中,除了光大保德信基金外,還披露了大成基金2017年的營收情況。
2017年,大成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0.11億元,與2016年營業收入7.43億元相比增長了36%。而去年大成基金的凈利潤為2.23億元,與2016年的1.39億元相比較,大幅增長了60%。
此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成基金的總資產額為30.36億元,凈資產數額為21.33億元。
Wind數據顯示,2017年里,大成基金共有10只基金成立,這當中還有一只QDII基金——大成恒生指數,其基金規模為2.1億元。進入2018年至今,大成基金旗下還沒有新基金成立。
截至2017年末,博時基金資產管理規模7587億元(不含子公司管理規模),同比增長23.68%。其中,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剔除聯接基金)4412億元,同比增長17.35%。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博時基金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2454億元,同比增長64.5%,排名行業第2位。
從盈利能力來看,去年,博時基金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1億元、9.39億元。其中,凈利潤水平與2016年相比較,同比上漲幅度超過30%。
招商證券年報中還指出,2017年里,博時基金切實圍繞“提升能力、提質增效、整固發展”的工作重點,鞏固傳統優勢,堅持管理創新,持續提升投資能力、銷售服務能力和風控合規能力,各項業務實現穩健增長。
如果從博時基金旗下各只基金的收益情況來看,去年,博時基金共有173只基金(各份額分開計算)取得正收益。其中,博時中證銀行B、博時外延增長主題、博時主題行業,收益率分別為43.97%、32.12%、31.96%。如果將考察期擴大為基金成立以來至今,博時基金旗下收益率超過100%的基金共有11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