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1 10:50:46
近日,市場上有銀行停止P2P、消費金融等支付通道的消息傳出。有大型公募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是這樣的,上周監管公布了對兩家銀行的處罰結果,使得銀行對第三方支付結算接口比較謹慎。”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近兩日,多家公募基金掛出了支付渠道調整的公告,畫風高度一致。
公告標題都與某國有大行有關,例如《關于部分農業銀行支付渠道升級暫停認申購支付的通知》《關于暫停受理通聯支付渠道下農業銀行借記卡的基金申購等業務的通知》《關于網上交易中國農業銀行卡暫停服務的通知》等等,內容也是大同小異:
這個公告是什么意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給大家劃幾個重點:1、農業銀行要進行系統維護;2、這幾家公募將暫停通聯、銀聯通等第三方支付渠道的基金認購等業務;3、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恢復,等通知。
事實上,近日市場上便有農業銀行停止P2P、消費金融等支付通道的消息傳出。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農業銀行最近下發通知,嚴禁將農行代收接口用于互金理財(包括但不限于P2P)、基金、消費金融、還款等場景。其中,涉及投融資行業的農行代收、實時收款、實名付交易通道將于19日17:30關閉。
有大型公募人士向記者表示,“是這樣的,上周監管公布了對兩家銀行的處罰結果,使得銀行對第三方支付結算接口比較謹慎。”
這里給大家解釋一下,上述公募人士提及的“處罰結果”,還是直接上圖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第三方支付方式分別包括代扣、快捷支付、網銀支付。有業內人士透露,農行暫停的是代扣、快捷支付,但是網銀還可以用。
另一位華南公募人士則表示,現在尚不清楚農行停止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等支付通道的具體原因,但目前來說“對基金直連沒有影響,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應該影響比較大”。
那什么是直連?什么又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認購?
上述華南公募人士告訴記者,二者之間關鍵的區別是,劃款結算途徑的不同。“直連銀行,相當于基金公司開發了直接與銀行的程序接口,劃款交易直接在基金公司與銀行間完成;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則相當于為銀行外包開發了交易接口,劃款交易的流程是‘基金公司—第三方支付接口程序—銀行’。”
據悉,過往的直連模式繞開了清算系統,使銀行、監管機構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而這些大小不一的支付機構風控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機構缺乏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同時,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資金和信息極度不透明,形成了游離于監管之外的“死角”。
上述大型公募人士也透露,前期基金公司都傾向于選擇第三方,因為通過可以對接所有銀行,“效率比較高,簡單省事,不像直連還要一家一家公司去談,減少了很多測試、人工成本”。但他同時表示,現在公募基金普遍都與國有四大行建立了直連,即便暫停了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認購的業務,也不會影響投資者購買基金,“不能使用第三方支付,銀行自身就可以結算,所以并不會造成一個本質上的影響”。
那么這個調整會持續到什么時候?有知情人士透露,是銀聯通知某公募暫停業務的,并且說恢復時間待定,“還不確定什么時候結束調整”。
相比之下,市場上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受到的沖擊顯然更大。根據監管今年2月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市面上共有4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為公募基金銷售機構提供支付結算服務,其中通聯和銀聯算是成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代表。
“對第三方的影響比較大。以前很多公司會接它,現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敏感,肯定就不會了,已有的也是先停了再說。對這些基金的第三方支付業務肯定是個不小的打擊。”該人士總結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