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混改正向縱深推進 應加強頂層設計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2 22:01:48

南存輝建議加強頂層設計,以“管資本為主”作為方向,建立針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出臺專項法律法規,并加快相關行政法規制度的實施。建立完善的產權交易制度和平臺,完善市場決定價格機制,讓市場決定產權交易價格。

每經編輯|葉曉丹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南存輝 受訪者供圖

3月10日15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和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肖亞慶表示,2018年國資委在推動國企國資的改革方面主要有三方面措施,一是拓展深化各項改革舉措;二是推進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要推動中央企業戰略重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關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其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當前重點突破、分層分類的國企混改格局已形成,混改正在向縱深推進,針對目前國企混改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仍需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制度。

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制度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從強調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到‘國有資本’,一詞之變明確了‘強優大’是對國有資本整體的要求。”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此前向媒體表示,這凸顯了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的政策意圖,有利于推動在國企結構調整與重組上實現更大的進展。

3月10日,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記者會上表示,該表述的變化意味著國資國企改革的理念和方式都會有重大的轉變。對于國資監管來說,意味著要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這里面重點是放活、管好、優化、放大,從這四個層面來理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南存輝認為,當前國企混改仍然面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一是清產核資與資產確權問題,國企混改前必須做好清產核資工作,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二是國資管理體制滯后,現有法律法規限制了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三是中小股東權益保障,混改后企業股權多元化,不同的決策機制之間存在重大的差異。更好地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才能消除各類所有制資本參與混改的顧慮。

因而他建議加強頂層設計,以“管資本為主”作為方向,建立針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出臺專項法律法規,并加快相關行政法規制度的實施。建立完善的產權交易制度和平臺,完善市場決定價格機制,讓市場決定產權交易價格;其次,建立保護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國有股減持立法,規范國有股減持的方式、程序與要求;第三,按照“不因改制增加企業稅收負擔”的原則,完善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稅費等各項政策,避免對同一實際控制人所屬的子企業重組征收高額稅費。

建議立法保證“走出去”有效推進

近年來,正泰集團正在不斷通過投資并購布局海外市場,2014年初,正泰收購德國知名光伏企業Conergy旗下法蘭克福(奧登)的組件工廠;2016年,正泰參股西班牙GRABAT-石墨烯電池公司,培育新的戰略增長點;2017年,正泰收購新加坡日光電氣,以后者為核心載體搭建亞太區域總部,完善全球研產銷一體化布局。

對于跨國并購,南存輝表示,跨國并購應以戰略為導向,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搶抓企業發展機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主業并購、戰略性產業并購。對于下一步發展,南存輝表示,未來不僅是產品走出去,更是技術、管理、品牌、文化等都將全方位地走出去。通過并購整合全球優質資源,不斷輸出中國智慧、中國標準、中國方案,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話語權。

正泰集團是中國眾多企業走出去的一個案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對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的6236家境外企業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200.8億美元。

但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仍然遇到不少問題,由于“審查資料多、審核時間長、購匯有限制、不同文化沖突”等問題的存在,中國企業海外競購優質標的的競爭優勢不明顯。另外,隨著逆全球化潮流抬頭,中國企業在政治、金融、法律、貿易壁壘等諸多方面都面臨考驗。

故而南存輝認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中更需實現自身“改革”,抱團“走出去”。對于企業內部來說,要制定明確的并購戰略,避免過分依賴投行等中介提供的目標企業信息。同時,要對海外商業法律環境、盈利模式和各項資源進行充分調研,做好風險評估。

在今年的提案中,南存輝也建議盡快制定能夠總體上指導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境外投資法,使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達到企業境外投資行為有法可依,保證相關法律法規的統一性、協調性和權威性,從而保證“走出去”戰略健康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葉曉丹每經編輯陳俊杰 南存輝受訪者供圖 3月10日15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和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答記者問。肖亞慶表示,2018年國資委在推動國企國資的改革方面主要有三方面措施,一是拓展深化各項改革舉措;二是推進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要推動中央企業戰略重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關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其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當前重點突破、分層分類的國企混改格局已形成,混改正在向縱深推進,針對目前國企混改仍然面臨著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仍需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制度。 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制度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從強調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到‘國有資本’,一詞之變明確了‘強優大’是對國有資本整體的要求。”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此前向媒體表示,這凸顯了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的政策意圖,有利于推動在國企結構調整與重組上實現更大的進展。 3月10日,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記者會上表示,該表述的變化意味著國資國企改革的理念和方式都會有重大的轉變。對于國資監管來說,意味著要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這里面重點是放活、管好、優化、放大,從這四個層面來理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南存輝認為,當前國企混改仍然面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一是清產核資與資產確權問題,國企混改前必須做好清產核資工作,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二是國資管理體制滯后,現有法律法規限制了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三是中小股東權益保障,混改后企業股權多元化,不同的決策機制之間存在重大的差異。更好地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才能消除各類所有制資本參與混改的顧慮。 因而他建議加強頂層設計,以“管資本為主”作為方向,建立針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出臺專項法律法規,并加快相關行政法規制度的實施。建立完善的產權交易制度和平臺,完善市場決定價格機制,讓市場決定產權交易價格;其次,建立保護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國有股減持立法,規范國有股減持的方式、程序與要求;第三,按照“不因改制增加企業稅收負擔”的原則,完善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稅費等各項政策,避免對同一實際控制人所屬的子企業重組征收高額稅費。 建議立法保證“走出去”有效推進 近年來,正泰集團正在不斷通過投資并購布局海外市場,2014年初,正泰收購德國知名光伏企業Conergy旗下法蘭克福(奧登)的組件工廠;2016年,正泰參股西班牙GRABAT-石墨烯電池公司,培育新的戰略增長點;2017年,正泰收購新加坡日光電氣,以后者為核心載體搭建亞太區域總部,完善全球研產銷一體化布局。 對于跨國并購,南存輝表示,跨國并購應以戰略為導向,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搶抓企業發展機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主業并購、戰略性產業并購。對于下一步發展,南存輝表示,未來不僅是產品走出去,更是技術、管理、品牌、文化等都將全方位地走出去。通過并購整合全球優質資源,不斷輸出中國智慧、中國標準、中國方案,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話語權。 正泰集團是中國眾多企業走出去的一個案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對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的6236家境外企業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200.8億美元。 但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仍然遇到不少問題,由于“審查資料多、審核時間長、購匯有限制、不同文化沖突”等問題的存在,中國企業海外競購優質標的的競爭優勢不明顯。另外,隨著逆全球化潮流抬頭,中國企業在政治、金融、法律、貿易壁壘等諸多方面都面臨考驗。 故而南存輝認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中更需實現自身“改革”,抱團“走出去”。對于企業內部來說,要制定明確的并購戰略,避免過分依賴投行等中介提供的目標企業信息。同時,要對海外商業法律環境、盈利模式和各項資源進行充分調研,做好風險評估。 在今年的提案中,南存輝也建議盡快制定能夠總體上指導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境外投資法,使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達到企業境外投資行為有法可依,保證相關法律法規的統一性、協調性和權威性,從而保證“走出去”戰略健康發展。
正泰集團 南存輝 提案 混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 | 亚洲一级在线爱潮 | 一本到无吗专区不卡 | 亚洲精品最新国产自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