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2 00:36:11
在成都,一座名為“獨角獸島”的重要產業載體即將誕生,3月10日,全球多位頂級規劃專家來到天府新區,而他們正是為 “獨角獸島” 而來。
每經編輯|朱萬平 謝孟歡
天府新區“獨角獸島”設計方案國際評審會暨主題沙龍活動現場(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每經記者 朱萬平 謝孟歡 每經編輯 文多
這個春天,在中國,“獨角獸”似乎非常活躍。這個詞早已成為熱門話題,不只是資本市場、投資市場的關注,在城市的發展中,“獨角獸”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將視線往西,在距離深圳1700多公里的成都,“培育獨角獸、發展新經濟”已成為這座城市的重要方向,如今一座名為“獨角獸島”的重要產業載體即將誕生,這無疑為欲成為獨角獸企業的創業、投資人們帶來了一個重要機遇。
“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府新區時做出重要指示。
3月10日,全球多位頂級規劃專家來到天府新區,他們專門為“獨角獸島”而來——“獨角獸島”設計方案國際評審會暨主題沙龍活動在天府國際基金小鎮舉辦。本次活動的陣容堪稱“豪華”,評審席上,包括“新加坡規劃之父”、泰斗級大師劉太格,中國建筑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崔愷和著名建筑學家何鏡堂這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在8家入圍參評設計單位中,有5家單位擁有普利茲克獎得主——該獎項有建筑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加快規劃好建設好公園城市、打造“獨角獸島”、構建新興增長極,隨著這一系列大動作,天府新區在全球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正日益顯現。
可以預見,一個新經濟的新興“極核地”正在崛起。
當前,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成為各國、各城市爭相搶占的風口。作為成都乃至整個中西部的新經濟重要承載地,天府新區也肩負著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重要使命。
據了解,本次活動從新經濟培育以及新載體打造兩大主題為切入口,全力助推天府新區新經濟發展在全球“破局突圍”。
具體而言,新經濟培育主題——以“獨角獸島”的規劃建設為切入點,探討以天府新區如何在全球新經濟發展中突圍;新載體打造主題——以“獨角獸島”為案例和切入點,探討“公園城市”與新的產業、生活、生態之間的耦合關系及其規劃、建設和管理模式。
“獨角獸島”不僅是天府新區的“獨角獸島”,是成都的“獨角獸島”,更是世界的獨角獸企業聚集地。事實上,“獨角獸島”自提出以來,便帶上了“國際范兒”“全球性”的特質。
“獨角獸島”位于天府新區核心區,規劃面積1006畝,是國內首個獨角獸企業聚集平臺、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為主的產業載體。
“獨角獸島”將按照全周期培育、全要素保障、高品質生活的產業生態圈建設思路,聚焦數字、智能、綠色、創意、流量和共享六種新經濟形態,打造獨角獸企業話語引領者、場景培育地、要素聚集地和生態創新區,打造全省乃至西部地區最具標識度、最具帶動力的新經濟成長高地。
一座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產業發達的公園城市最開始都離不開一個高質量的規劃。
“獨角獸島”是一座顛覆傳統、創新制勝的獨角獸企業孵化天堂,是一處引人入勝、體驗齊備的刺激創新消費的公園,是一張引領未來、宣告世界的獨一無二的成都名片,因此在建設之前,天府新區就高起點、高水平地為其開展規劃。
在3月10日規劃評審會上,國際規劃界頂尖大師劉太格(新加坡規劃之父)、中國規劃協會副會長李曉江(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與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國際建筑界頂尖大師貝娜蒂塔·塔格里亞布(斯特林獎得主、普利茲克獎評委)、國際景觀界領軍人物瑪莎·舒瓦茨(景觀史上公認的十大景觀設計大師之一)、國際規劃建筑學術界頂級專家哈里森·弗雷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城市設計系主任〔前建筑系主任〕】、中國建筑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崔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學家何鏡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香港建筑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嚴迅奇等國內外頂尖規劃設計大師及企業領袖、業界專家組成評審組,為天府新區的發展建設、為“獨角獸島”的規劃群策群力、獻計獻策。
“‘獨角獸島’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不僅處于天府新區的核心地帶,而且周圍有山有水。”著名建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道。
本次活動評審會主席、“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也表示:“‘獨角獸島’這個項目一定會做得非常好。”
匯聚國際頂尖設計規劃大師,“獨角獸島”的規劃建設在充分吸納專家建議的情況下,還聽取了獨角獸企業的需求。在本次活動中,邀請了許多新經濟企業和創投、風投機構參與,聽他們的意見,充分完善整個規劃建設內容。
“‘獨角獸島’的規劃建設是需求導向型的,要充分滿足獨角獸企業的需求,要圍繞產業需求構建科研性功能平臺,圍繞產業人群構建生活性服務平臺。”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辦公環境、需要什么樣的應用場景對于“獨角獸島”的打造很關鍵。
“和一般辦公區如出一轍的建筑不一樣,‘獨角獸島’要強調異質性,不同的企業有不同需求,其建筑也可以定制化。”該人員說。
自2017年11月宣布啟動“獨角獸島”建設以來,“獨角獸島”作為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為主的產業載體、全國首個獨角獸企業聚集平臺,受到國內外政商界的廣泛關注。
緊接著,2017年12月,“獨角獸島”正式開啟全球招標,向全球征集“獨角獸島”項目建設總體設計概念方案。
根據統計,最終共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74知名設計機構積極參與此次“獨角獸島”全球征集活動。
面對全球的關注,天府新區高標準篩選機構,對全球多個國家的參評機構進行回復、評測,力爭找尋最優秀的團隊,為天府新區“獨角獸島”帶來最高標準、最高水平的設計。最終,8家參評設計單位入圍。
“我個人的理解是,‘獨角獸島’應該建設成為一個宜創、宜居、宜商的一個綜合體。我希望‘獨角獸島’的建設要很好地運用周圍環境,既要建設成為一個產業園區,也成為一個創新的公園。”何鏡堂對記者表示。
面向國際、聚焦全球智慧,“獨角獸島”的打造也將呈現出高標準,為全球獨角獸企業發展提供一個絕佳發展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