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3 13:45:09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劉強東在提案中強調,要發揮電商富農作用,打造扶貧“新通路”。在劉強東看來,目前存在三大問題,如貧困地區農產品普遍存在“小”、“散”、“非標”等問題。
每經編輯 張斯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梁秋月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3月3日上午,作為本屆兩會參政議政的新面孔,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第一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帶來了三份提案。其中一項,《關于發揮電商富農作用,打造扶貧“新通路”的提案》。
在數字經濟作為新動能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的背景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多次提及農民出身的成長背景的劉強東,近年來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業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理解也比較深刻。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全面部署。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等關鍵詞,也毫無懸念地成為2018兩會熱詞。據統計,截止2018年2月23日,全國已有64個貧困縣做好脫貧摘帽準備。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我國已經構建起科學、立體的“三農”發展戰略布局。
劉強東認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級政府部門大力推動下,電商企業發揮自身技術和市場優勢,有效對接供需,破解貧困地區“資源限制”,開辟了脫貧攻堅的“新通路”,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電商產業扶貧的縱深發展。
在劉強東看來目前存在三大問題,如貧困地區農產品普遍存在“小”、“散”、“非標”等問題,市場競爭力不足;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發展不足,市場效益沒有充分體現;貧困地區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產地倉等模式應用難度大。
對此,劉強東提議促進農產品規?;a,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調動各方資源,實施“扶貧品牌”培育行動;出臺支持鼓勵政策,加快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加大扶貧宣傳,推進“消費扶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