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2-01 15:22:35
“猶豫期退保/撤單”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后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并申請撤消。1月份猶豫期退保保費占新單保費約15%,個別網點猶豫期退保占比最高可達24%。
昨日,在北京北四環安慧橋附近的一家銀行網點內,“交三保五”、“交三保四”等保險產品介紹牌擺放在銀行大廳的最顯眼位置,然而在本報記者辦理業務的半個小時之內,無一人詢問保險購買事宜。
事實上,不止上述銀行網點,今年以來銀行普遍面臨著保險產品存續期拉長、較難銷售的難題。《證券日報》記者從一家銀行分行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分行整體的猶豫期退保率較往年有所提升,1月份猶豫期退保保費占新單保費約15%,個別網點猶豫期退保占比最高可達24%。
銀行網點猶豫期退保增加,一方面與保險產品期限拉長銷售難度增加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同期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有關。從應對策略來看,本報記者獲悉,部分銀行猶豫期退保提升之后,險企一方面通過加大與銀行的合作力度,通過階梯手續費來拉動保費,另一方面也通過各種禮品吸引客戶,增加保費收入。
“猶豫期退保/撤單”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后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并申請撤消。在此期間,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請,撤消合同并退還已收全部保費。該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即通常所說的“猶豫期”。
引人注意的是,由于今年保險產品銷售難度增加,加之2017年末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上升隱形削弱保險產品的收益率,致使一些銀行網點的猶豫期退保/撤單較往年的有所增加。
例如,上述分行下發給各支行的通知提到,“今年1月份,各分支機構猶豫期撤單規模及占比同比提升,請大家向客戶做好產品解釋工作,我們宣傳到期時間是產品理想持有期,與保單實際持有期不一致,讓客戶提前了解保險公司電話回訪內容。例如:2年期產品保單實際持有期為5-20年。另外撤單率在10%以上的單位更要加快業務發展,降低撤單率。”
從銀保產品的競爭力來看,安信證券首席非銀分析師趙湘懷表示,一方面在134號文的約束下,有競爭力的快返型產品停售,另一方面2017年末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等收益率持續上升,這兩者都降低了2018年壽險開門紅產品的競爭力,造成件均保費下滑。
東北證券研報也表示,在過去,快速返還產品在銷售過程中意味著更多的包裝話術,更加容易與客戶溝通,意味著資金更快地進入萬能賬戶,享受萬能結算,從而實現資金更加快速的增值。新規(134號文)下,每年返還金額不得超過20%保費,意味著類似“即領即返生存金”等功能難以包裝,同時從客戶的角度考慮,由于前五年不得給付生存金,因此購買時會有增加對流動性的顧慮。
為降低撤單率,上述分行也要求分支機構“高度重視,加強組織,確保效果,并將任務目標分解至各營業網點,分行將每月通報各地分支機構的目標達成進度,對各地市進行預警,對偏離較大的分支機構進行通報和督導。”
本報記者獲悉,為應對產品難售、猶豫期撤單增加,險企除加強管理之外,也通過與銀行達成階梯手續費協議,來推動保險產品銷售。此外,一些險企也通過各種禮品推動保費增長。
例如,《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某銀行代銷的A、B兩款產品中,A款為躉交高現價產品,理想持有期為五年;B款為期交高現價產品,分三年交費,理想持有期為五年。
為有效推動這兩款產品保費上量,該險企與銀行達成的協議為:若A款產品銷售保費達到5-10億元,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為4.7%,若銷售保費超過10億元,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可達到5.15%。B款產品為期交產品,手續費較A款更高:若保費介于1.5億元-3億元,費率為7%;若保費達到3億元,費率為7.5%。
為推動保費上量,該險企不僅提高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還通過給客戶贈送禮品來吸引客戶。例如,若某款產品保費介于3-5萬元,贈送20元的禮品;保費介于5-8萬元,贈送28元的禮品;若保費介于8-10萬元,贈送45元的禮品;若保費超過10萬元,贈送55元的禮品。
一位保險公司基層銷售人員也告訴本報記者,公司與銀行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供客戶沙龍支持,比如新春答謝會、新春聯誼會等。分公司場次目標為450場,每個縣域開展新春答謝會4-5場。場均邀約人數不低于10人。“要通過氛圍營造、多元化營銷形式,加大推動力度,確保每場20—30萬元的期交目標,進而達成整體任務目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