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01 12:34:59
隨著國有租賃房源的入市,其獨有優勢與中介、房企的房源形成一些差異,但中介、房企的房源又有其獨特之處。在新“租房時代”,面對“國家隊”和“民間隊”的房東,想要租房的你,會買誰的賬?
每經編輯 蔡雅蕓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018年開年的第二天,成都2200套國有租賃房源就正式入市。這批房源有著租金低于市場價、家電齊全、零門檻、管家服務等優勢,與“民間隊”房東相比,“國家隊”房東似乎更具吸引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通過實地走訪成都國有住房租賃企業之一的成都潤錦城實業有限公司的房源,以及龍湖冠寓、魔方公寓、E客公寓等多家長租公寓后發現,目前成都住房租賃市場的產品,已細分為國企背景的合租公寓、中介機構的分散房源、開發商打造的集中式商業公寓,以及酒店運營商提供高服務標準的套間整租。
在新“租房時代”,面對“國家隊”和“民間隊”,租客們會如何選擇?現在就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你作作比較吧。
目前,成都潤錦城實業有限公司新入市的719套房源已被預定過半。據介紹,在檢測完水電氣網“四通”與否、家具家電能否正常使用、室內空氣質量等問題后,該公司將與租客逐步簽約并分批安排入住。
成都潤錦城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這批房源都是成都興城投資集團自持的存量資產,初期是與北京自如公司進行戰略合作,融合了他們的裝修風格和管理定位,客群年齡主要集中在25~35歲,以大學畢業生、創業初期、新來蓉的年輕人居多。
該人士同時說,在房源定價上,成都市房管局要求委托第三方中介做了市場評估,這批房源的價格會比市場價略低,沒有中介費,租金浮動更穩定,“我們在簽訂合同初期就告知租客,房租會以每年3%的幅度遞增,這個幅度相對而言非常小。”
隨著長租公寓市場的不斷健全,長租公寓運營者大多會與租客提前約定租金的漲幅。記者了解到,龍湖冠寓根據項目區位不同,房租的年漲幅在5%~8%之間,而優客逸家也普遍在5%左右。
硬件配套上,潤錦城方面稱,這批房源租金在每月600~1400元/間的較低水平,但裝修成本超過1200元/平方米。提供同類型產品的優客逸家,其合租房的裝修成本在500元/平方米左右。同時潤錦城為每個單間都配備了空調,而優客逸家需要租客提出申請,安裝空調后房租會上浮100元/月。
在成都,有開發商、酒店、機構等運營者打造的公寓項目,如龍湖冠寓、華住城家、E客公寓、魔方公寓等,租金每月2000元~7000元/間。同時,由于地段、戶型面積、裝修標準等因素不同,價格差異也較大。
入住綜合費用方面,據潤錦城相關人士介紹,因為潤錦城與電信的戰略合作關系,所有房源皆提供免費的網絡服務,水電氣是住宅標準,物業費按照各小區物業標準代收。
目前,國內長租公寓的形式主要分為分散式與集中式兩種,如潤錦城此批719套房源分散在7個住宅小區,在業內被定義為分散式長租公寓,而冠寓、魔方公寓等將房源集中在一棟樓中,則為集中式長租公寓。
由于分散式長租公寓多為城市存量住宅房源,租客除房租外需支付的綜合費用較低;而集中式公寓更多來自商業資源,電費價格在1元~1.5元/度間,加上其他各項費用,每月在房租基礎上往往仍需另外支付200~600元不等的費用。
另外,分散式長租公寓更傾向于滿足“剛需租房”的定位,集中式長租公寓的運營者則更樂于宣揚“社群”的交互概念以及更精細的服務。集中式公寓往往會開辟一個空間作為公共區域,提供公共廚房、健身、桌游、閱讀、下午茶等基本功能,還會定期為租客組織集體派對、自駕游、聚餐、游戲競技等活動,更有像E客公寓會要求租客在社群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就此,潤錦城相關人士稱,成都興城投資集團要求潤錦城公司要有“管家式服務”,但服務內容目前只包括指引租客在房管局網站競價、支付、簽合同以及入住后的故障報修等。
由于服務標準不同,市場化的長租公寓會對租客進行一定的篩選,如年齡要求18~35歲,不攜帶幼兒與寵物,更有一家長租公寓表示,會在前期溝通中評估租客的性格是否樂于交往。相比而言,國企房源則是只需一張身份證就能租房的“零門檻”。
“我在電視上看到有這批房子,到房管局官網看了發現房源可靠,價格也透明,比以前我找中介和門衛租房穩妥,就競價定了間。”代琳(化名)即將成為潤錦城潤興花園的一名租客,說到以690元租到的這間屋子,她的言語間流露出滿意。
代琳來自蒲江縣,在當地有一套房子,因為從事廣告媒體工作變動大,不考慮在成都買房。她說,以前租房不管是跟中介還是門衛租,都要給他們一筆中介費,而且房東隨時漲價,室內硬件也是房東給什么就用什么。國企的這批房子家電配的比較齊,國企背景讓她比較放心,計劃簽5年的租房合同。在租金上,與之前1200元/間的租金相比,每月690元的支出可以為月收入7000元的她增加一些可支配資金。
但是,對支付能力更強的年輕人來說,往往會更青睞于裝修標準更高、管理更精細的公寓。
小李來自浙江,是大學畢業后就到成都天府軟件園工作的一名“90”后,剛來成都幾個月時間。在租房的過程中,他比較了中介房源和龍湖冠寓,最后選擇了后者。因為月入過萬,承租能力更強,小李希望租到裝修好一點的房子。但通過中介看房后發現,跟冠寓價格差不多的房子裝修不如冠寓,裝修好的價格又比冠寓高,加上還要給中介一個月的租金作為中介費,算下來并不劃算,現在他每月需要支付3000元左右的租房費用。
對于國企房源的合租模式,小李表示,自己更喜歡擁有多一些的個人空間。
而租金水平占優的國有房源,更容易撬動對租金更敏感的“剛需族”。優客逸家的租客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離搬入自己的房子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他也必須再當一年半的租客。他說,雖然對國有租賃房源不是很了解,但如果房子離公司比較近、價格又低,他會考慮換房。
成都潤錦城實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下,由國企牽頭做住房租賃是因為國企占有資源優勢和更嚴格的行政規范,所以其真正目的是引領和規范市場,而非搶占其他公司的市場資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