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24 18:27:49
每經編輯 黃小聰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江月
近期,基金熱銷的現象可以說是市場熱議的話題,特別是興全合宜單只320多億元的規模,引發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
彼時,就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監管的關注。而如今,這種關注終于以通報的形式得到了證實。
1月23日,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下發了2018年第1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近期,權益類基金持續熱銷,既有市場環境改善、基金管理人品牌基礎、基金經理過往業績表現等積極因素的影響,也需關注"追熱點"、"捧明星"、"過度營銷"等非理性因素的苗頭。
"針對旗下基金熱銷現象,有的基金管理人理性應對,遵守投資者利益至上原則,匹配自身管理能力,主動控制募集規模,并向投資者充分揭示產品特點與風險,引導理性投資。"《通報》指出。
而在這點上,其實不僅是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一些銷售渠道其實也應該引起重視,也應該有主動控制規模的意識。比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了解到,在興全合宜發行當天,在券商渠道,僅有部分券商進行了規模控制,而大部分券商渠道處于失控狀態。
正如某大型券商在興全合宜募集結束后總結道,"銷售能力要強,但是控制能力同樣也要強。"
針對主動控制這點,該《通報》還對一些公司主動控規模的行為進行了肯定。
《通報》提到,前期某券商資管子公司根據基金經理既往管理經驗,主動將旗下相關產品首募規??刂圃?0億元,對單戶限購5萬元,發行當日即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確認,最終確認比例約11.22%,主動放棄近160億元申購規模,為后續持續穩健運作創造條件。
據記者從基金公司獲悉,針對監管的關注,他們也已經在做一些調整。比如有基金公司人士就向記者說道,"我們也主動降低規模了。"
《通報》還進一步指出,各基金管理人應立足長遠,摒棄粗放式增長,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投資者信任,始終把廣大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言忠信,行篤敬,專注提升投資管理能力、風險管理能力、投資者服務能力,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通報》對基金管理人還提了三點要求,一是遵循長期穩健經營理念,管理資產規模應與自身的投研能力、人員儲備、系統運營、客戶服務、風險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相匹配,切忌脫離自身管理能力盲目擴張規模,切實維護投資者長遠利益。
二是緊緊圍繞更好服務國家實體經濟、服務大眾財富管理、服務養老金保值增值,科學設計基金產品,切實提高基金產品供給質量。尊崇契約精神,基金合同應清晰界定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投資風格保持基本穩定。積極踐行專業機構投資者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社會責任投資理念。審慎對待短期資金,減少低端產品供給。綜合市場調研和投資管理能力等因素,審慎設定募集期產品目標規模。
三是合規穩健開展基金銷售,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原則,充分了解客戶,清晰揭示投資風險,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合的投資者?;痄N售機構不得誘導投資者進行頻繁的申購贖回,不得人為制造緊俏氛圍,不得片面宣傳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與投資能力,嚴禁誤導投資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