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6 18:23:39
今天,由新華社與成都市政府主辦,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成都傳媒集團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辦,與會代表就“深度融合·跨界融合”為主題開展跨界探討和交流。現場,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互聯網正在重塑媒介形態,而媒體也可能像電商推動物流發展一樣,倒過來推動技術的發展。此外,王堅特別提到了數字經濟,他說:“數字經濟是未來方向,成都提出重點發展的新經濟形態包含數字經濟,這是個非常超前務實的想法。”
每經編輯| 蓋源源 實習生 張玉路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實習生 張玉路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互聯網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媒介生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也來到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今天,由新華社與成都市政府主辦,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成都傳媒集團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辦,與會代表就“深度融合·跨界融合”為主題開展跨界探討和交流。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互聯網正在重塑媒介形態,新聞資源和人們享受新聞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互聯網技術很大程度上促進媒體的創新和變革,而媒體也可能像電商推動物流發展一樣,倒過來推動技術的發展。
本次大會的舉辦地成都是中國的傳媒重鎮,將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六大新經濟形態”。阿里巴巴集團進駐成都11年,在成都實現了涵蓋移動支付、電子商務、云計算與大數據等多個產業布局。
王堅特別提到了數字經濟,他說:“數字經濟是未來方向,成都提出重點發展的新經濟形態包含數字經濟,這是個非常超前務實的想法。”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 現場發表演講(張建攝影)
互聯網帶給媒體的三個變化
互聯網深刻地改變著這個世界,也重塑著媒體的本質。在王堅看來,互聯網讓媒體發生了三個顯而易見的變化,這將成為媒介創新發展的方向。
“第一是把人的時間解放出來了。我最近在想一個事情,以后每天人最愿意花時間在什么地方,我自己覺得,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看新聞是人最享受的一件事情。”王堅說,以前人們專門花時間閱讀報紙等媒體的新聞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互聯網讓你在短時間內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
其次,王堅認為媒體資源本身得到了極大豐富,這是和技術發展相關的,“用戶距離世界發生的事情更近,人們會發現,以前很多新聞資源是沒有被挖掘出來的。”
而海量的媒介資源和用戶的需求如何嫁接?這是王堅想表達的第三個變化,在他的眼里,就像電力等能源需要運送到需要的地區一樣,世界上的媒介資源也需要媒體的基礎設施來呈現。“在我看來,把非常大的媒體資源送到用戶手里的基礎設施,依舊是非常窄的一個通道。”王堅表示,當資源超出大家想象,今天的媒體傳播的基礎設施不足以把資源送到每個用戶手里的時候,就給了媒體巨大的創新機會。
數據改變了商業的本質。王堅認為,當媒體在采集新聞信息的時候,必然還丟失了許多正在全世界發生的信息。而這些被丟失的信息,就像一些未被開采的未知能源,從根本而言都可以看作是數據。“媒體就是信息。過去,媒體拿到的東西就是最后的東西。但是今天不是這樣,世界上有沒有你,事情都會發生。媒體最重要的工作,是怎么把數據變成新聞的價值。這是個很大的挑戰。”
成都發展新經濟,非常超前務實
第五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舉辦地成都,是中國的傳媒重鎮,同時也是阿里巴巴在其業務布局中的重要城市。王堅在與每經記者的對話中,也聊到了阿里巴巴與成都的合作。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 (張建攝影)
阿里巴巴進駐成都已經11年,在成都的產業布局涵蓋移動支付、電子商務、云計算與大數據、現代物流等多個方面。
王堅表示,成都不僅有美食,游戲產業也很有名,而游戲正是互聯網推動的,成都具備成為推動全球互聯網發展的城市基礎。“阿里巴巴和成都的合作,有很悠久的歷史。成都和杭州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創意的氛圍、人才的集聚,從這個角度講,是非常好的。阿里有個非常大的技術發展‘阿里云’,在‘阿里云’發展早期,成都的客戶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兩個城市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但阿里可以和成都一道推動全球互聯網的發展。”
今年11月,成都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提出將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六大新經濟形態”,構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目前,成都市新經濟總量指數、發展指數、競爭力分別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數據、云計算、數字金融等新經濟代表行業在全國城市位居前列,具有堅實的發展基礎和較大的發展潛力。
在談及成都大力發展新經濟的時候,王堅說:“這是個非常超前且務實的想法。新經濟中包括了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從本質來看就是互聯網經濟。就阿里巴巴來說,數字經濟是未來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