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9 22:37:0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陳晨
近段時間,關于2018年投資風格的討論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畢竟年初的“開門紅”比什么都重要,開年跑輸還是跑贏可能會導致一整年截然不同的心態和投資策略。
不過,關于2018年的投資策略,近期各大券商都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看法,不乏存在分歧,其中最為明顯的要數中信證券、天風證券和安信證券,三者分別看好大盤股、中盤股和創業板。
那么這三家券商是否奉行了自己的觀點呢?火山君統計發現,中信證券在調研時對于大市值公司確實更加青睞,而天風證券的調研傾向也大體符合對于中盤股的青睞,但安信證券對于創業板的調研熱情還稍顯不足。
另外,從市場機構整體來看,近一個月的調研中,機構還是對于中小市值公司更加聚焦,但對創業板公司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熱情。
三家券商投資策略“掐架”
每至年末,包括券商在內的許多機構都開始紛紛對來年的投資風格做一個預判,其中當然以券商言論最為盛行。火山君就發現,近日多家券商紛紛拋出了2018年的投資策略,但是風格差異還是比較明顯,典型的代表如下:
中信證券:不會有風格切換,不認為小票有系統性跑贏大票的機會
天風證券:看好中盤股的鳳凰涅槃,以中證500為代表的中盤股性價比凸顯
安信證券:戰略性看好創業板,大市值價值股上漲已到位
三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同樣也給出了各自充足的理由。
認為機會仍然在大票的中信證券表示,小市值/成長板塊的權重行業(電子/醫藥/基礎化工/機械等)大多已經處于景氣周期頂點,而權重板塊的主導行業(大金融/石油石化等)復蘇才剛剛開始。此外,最可靠的判斷風格切換的框架就是利率和流動性,而明年暫時還看不到流動性寬松以及驅動利率持續下行的因素。基于明年各行業的景氣趨勢和宏觀流動性的趨勢,因而不認為會有風格切換。
堅定看好中盤股的天風證券則表示,2017年由于市場處于大股票的強烈風格之下,因此大家在尋找業績確定性的過程中把視野聚焦在大股票里,進入2018年大股票雖然業績增長可能依然穩定,但很多股票性價比已經不再合適,投資者尋找業績確定性的行為會向中小股票遷移和擴散。中盤股將迎來鳳凰涅槃的一年,尤其是以中證500代表的中盤股性價比更凸顯。
而提出創業板是接棒大盤價值股的安信證券認為,未來核心機會在新興科技產業,在今年還不是白馬龍頭的中小市值成長股中,今年它被A股市場極端壓制,明年它就有著戴維斯雙擊的空間。所以指數層面,行業構成最好的其實是新興科技產業優秀公司集聚地——創業板指,不是那些中盤股指數。創業板才是更具備中期投資價值的,即使從短期來看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市場聚焦中小市值
那么上述三家券商是否堅持奉行自己的原則呢?火山君就用這三家近一個月的調研來檢驗。
先來說說市值問題,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兩市345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有1135家,占比32.8%,而超過500億的僅有165家,占比4.77%。
中信證券11月15日~12月15日期間,共計調研了54家(含重復)公司,其中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達到29家,而市值超過500億元的也有9家,且以溫氏股份、大華股份和大族激光調研頻次最高。相比天風證券和安信證券,中信證券調研的超500億的大市值公司確實最多,這也較為符合中信證券認可的對大市值股票的傾向性。
再來看看天風證券,11月15日~12月15日期間,共計調研了53家(含重復)公司,其中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達到30家,大體也符合對于中盤股的傾向,但是其中屬于中證500標的的公司僅有7家,與其對于中證500的中盤股看好的傾向性還有一定差距。
最后是安信證券,11月15日~12月15日期間,共計調研了62家(含重復)公司,其看好的創業板指標的公司有25家,占比僅有40%,而中小板公司卻達到28家,這與公司判斷的創業板不管是中長期還是短期來看都值得關注的言論并沒有很好的契合。
那么綜觀市場上機構,到底目前更傾向哪個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1月15日~12月15日,兩市共有438家上市公司受到調研,其中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共有187家,占比近43%,而超過500億元的有23家,占比僅5%。另外,438家公司中有337家公司屬于中小創板塊,占比近77%,其中創業板公司達147家,占比近34%,如此看來,市場上機構大體上還是將注意力放在了中小市值上,但是對于創業板公司也沒有特別熱情。
大消費板塊人氣升溫
近期,大消費板塊又再度成為了市場關注與期待的一大領域,這其中當然也不乏機構的身影,中金公司就表示,行業主題建議上,穩守大消費,逢低吸納優質成長;同樣,山西證券也認為,部分大消費藍籌、龍頭白馬經歷了前期較大幅度的調整,估值與業績的配比逐步回到合理區間,近期也開始出現了境外資金凈流入增持的跡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2月上半月,行業板塊指數漲幅居前的4大行業均為大消費領域,分別是食品飲料(+5.79%)、商業貿易(+3.65%)、家用電器(+2.95%)和醫藥生物(+1.94%)。
火山君統計到,上述4大行業中,醫藥生物行業在12月上半月調研數量最多,多達22家,其中又以康弘藥業、翰宇藥業、麗珠集團、云南白藥、一心堂和海辰藥業關注度居前,調研機構數量均在10家以上。其次是家用電器行業,12月上半月有7家公司受到調研,而美的集團和老板電器的機構數量都在20家以上;商業貿易和食品飲料行業各有4家和3家公司受到調研,前者行業中快樂購受到40余家機構調研,后者行業中金字火腿也有近30家機構駐足。
12 月上半月機構數量超20家的上市公司: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本文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