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06 21:35:42
恒指今日跌幅超2%,下探至近一個月以來的新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港股市場近來的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滬港深相關基金的表現。
那么這一輪下跌,到底是短暫調整還是要和30000點說再見呢?業內人士又是怎么看的?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左越 王心田
每經記者 左越 王心田 每經編輯 肖鴻月
今天,港股市場吸引了眾多人關注,原因無他——恒指今日下跌超600點,下探至近一個月以來的新低,成為今年以來最大跌幅。
恒指昂揚突破30000點大關還在兩周前,沒想到30000點簡短“到此一游”后就步入了調整,近2周內跌去近2000點。不少人心里都有疑問,這一輪下跌,到底是短暫調整還是要和30000點說再見呢?各大機構暢想的陪我去看40000點,還看不看了?
今天上午開盤后不久,恒生指數即掉頭向下,隨后跌幅不斷擴大,最終以2.14%的單日跌幅收報28224.80點。值得注意的是,恒指今天午后盤中一度下探至28204.53點,這也是時隔一個月之后與28204點的再次見面。國企指數也在今日跌至近2個月的新低,恒生紅籌指數盤中也一度下探至近4個月來的新低點。
在盤面如此表現下,諸多個股表現不佳。年內股價漲幅超過100%并在不久前創下股價新高的多只個股,都在今天錄得不同程度跌幅。其中,舜宇光學科技今日股價跌幅就已達到12.45%。
恒生指數超過600點的單日跌幅,已經是好久不見的事。事實上,就在2周前,恒指剛剛突破30000點整數關口,并創下近年來的新高。正當不少投資者翹首以盼,好奇恒指將會上探至哪一點位時,恒指卻沒能穩固30000點大關,“到此一游”后隨之進入調整狀態。在11月22日后的兩周時間里,港股市場表現難與之前的昂揚勢頭相媲美,12月4日恒指跌破29000點關口,截至目前的10個交易日里已跌去5.93%。
從今天的滬港通資金流向看,滬股通凈流入-38.33億元、港股通(滬)凈流入11.92億元。深港通資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凈流入-0.2億元,港股通(深)凈流入-3.5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港股市場近來的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滬港深相關基金的表現。以出現在不少滬港深基金三季報重倉股名單的吉利汽車、騰訊控股、舜宇光學科技為例,3只股票近兩周跌幅分別為13.89%、14.25%、25.7%。
根據wind資訊數據,從恒指創新高后的第二個交易日(11月23日)到12月5日,除去新成立的基金外,滬港深相關基金幾乎全部未能錄得正收益。
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兼招商資管(香港)總經理白海峰向記者表示,港股市場“這輪調整主要是美股引領的,美股主要以高科技股引領,美國科技股領跌主要也是由于過去估值比較高,現在也是正常調整,其中也有前期獲利資金的獲利了結的影響,所以美股中高科技股下跌成為了影響本次港股下跌的主因。另外,本輪騰訊的回調也是港股下跌的一大因素。騰訊是恒指第一大股,占10%以上,恒指上漲30%以上很大一部分是騰訊貢獻的,所以港股科技股的下跌對港股指數的影響也是挺重的。但是本輪港股的下跌是正常的下修,不是系統性的轉折和拐點。”
近期的調整行情確實讓投資者患上了“恐高癥”,但有不少人恐怕還記著幾個月之前“40000不是夢”的豪言壯語。
不過,暫且不提對指數點位的預測,多位基金經理和分析師仍然表達了對港股市場長期看好。南華金融集團高級策略分析師岑智勇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在他看來,恒指已經跌到百日線附近,風險已經有所降低。
白海峰也提到,“港股標的稀缺、估值低、股息率高等優勢并未改變,短期調整或者成為入場的機會。盡管經歷了本輪的回調,港股市場也仍然是今年全球股市上漲最好的市場之一,并不存在系統性下跌的風險。因為過去其實一些好的標的估值很貴,這次下跌正好給了買入的機會。這個時候逐漸布局一些好的標的,正好成為我們明年布局港股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此外,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國際組投資總監張溪岡也公開指出,“我們認為,港股的牛市仍將持續,并可望再創新高。資金面在‘北水南下’的支撐下相當充裕,外資也對中國經濟變得更加樂觀,投資者不斷追逐市場熱點以及業績良好的公司。很多傳統行業都出現了集中度提升的趨勢,龍頭上市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產品價格快速上漲,盈利快速提升。新興行業中的新能源、互聯網、電子等行業更是欣欣向榮,科技創新層出不窮。此外,海外資金正在不斷提高對港股的配置比例,但相對基準仍然明顯低配。港股估值在全球范圍內仍然偏低,仍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