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達號 2017-12-03 18:44:03
本周,滬指四次考驗3300點,但均守住了這一重要關口,不過現在市場似乎并不太關心3300點能否守住,大家可能更加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市場風格是否會切換。來看看達哥今天怎么說。
每經編輯|何建川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本周,A股市場11月行情“黯然”落幕,滬指11月的月K線下跌2.24%,創下年內最大單月跌幅。而在周五,滬指又以一根紅十字星開啟12月行情。經過近期的調整,滬指重新回到3300點一線展開震蕩,本周四次考驗這一重要整數關口的支撐,最終多方都頑強經受住了考驗。
然而,現在市場似乎并不太關心3300點能否守住,大家可能更加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今天,道達和牛博士就此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本周市場繼續調整,你對近期的市場怎么看?
道達:上周末,我們在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中討論時,我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既然調整趨勢已經確立,那么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控制好倉位,鎖定利潤,操作上要把風險防范放在首位了。而從本周市場的表現來看,整個市場的基調還是以震蕩調整為主。雖然有三個交易日滬指都是紅盤報收,但最終的結果是連5日均線都未能站上去,這樣的情況,對于反彈基本上就是無從談起了。
市場的弱勢格局,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熱點持續性很差。自從白馬股開始持續調整后,整個市場找不到主心骨,即便有一些零散的熱點出現,也都是“一日游”為主。比如,本周地產股、水泥股、鋼鐵股等都有過表現,但像萬科A、保利地產等,即便是創了新高,但盤中的波動也是很劇烈的,這種走勢操作難度不小。
其次,成交量大幅萎縮,周二滬市僅成交1671億元,周五也僅成交1775億元,感覺市場資金有些無心戀戰。此外,就連新上市的可轉債,本周也大幅降溫。前期,新上市的可轉債還有一定漲幅,至少中簽的投資者可以小賺一筆。但是本周五,久立轉2(128019)上市首日,竟然遭遇盤中破發,最終報收100.04元,這讓轉債打新市場何等尷尬!
牛博士:確實,看你這樣分析,感覺年末行情越來越雞肋了。那么,你認為滬指3300點能否成為多方最后的“生命線”?
道達:本周,滬指4次逼近3300點整數關,但都成功堅守住了,說明這個點位還是有一定支撐作用的。我個人認為,這個位置還是有可能成為這一波調整的重要支撐位,并不是那么輕易就能跌破的。當然,就算是守住了3300點,大盤也不一定很快就會展開較強的反擊,出現持續震蕩的可能性或許會更大一些。
為什么那么看重3300點?一方面,現在3300點和滬指半年線(3305點附近)基本是重疊的。而半年線現在是明顯向上走的趨勢,這對行情的支撐作用是很明顯的。另一方面,在近一年時間中,多頭可謂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站上3300點一線。去年12月到今年8月下旬,多頭四次挑戰終于成功。所以現在反過來,也必然是多頭誓死保衛的重要“生命線”。
牛博士:本周五,有一個重要的市場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創業板指數大漲1.94%,完全強于大盤。所以,現在很多人關心的是,這是否意味著中小創有望迎來新的機會,市場風格將再次出現轉換?
道達:關于市場風格轉換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蹺蹺板效應的問題。近期,藍籌白馬股的走勢確實有些“一意孤行”。11月23日以來,上證50指數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這種走勢在今年以來似乎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之所以會如此之弱,很重要的原因,是之前的連續上漲累計了不少的獲利盤。而且11月16日到22日的那一波上漲,也漲得有些急。所以,出現了近期的連續調整走勢。
而白馬股在7連跌之后,不管短線有沒有反彈,我感覺依然還難以改變調整的趨勢。這也與年末效應有關,不論是海外資金,還是國內的主力機構,都開始越來越謹慎。這種情況下,主流板塊的調整時間有可能會延長。而從上證50指數的調整空間來看,有可能會到10周均線(2800點附近)尋求支撐,所以對白馬股而言,可能還需要在等待。
現在,市場主流板塊降溫,那么中小創確實可能存在短線炒作的機會,畢竟很多中小盤個股前期累計跌幅較大,已有較長時間無人關注。一旦有資金突然攪動一下,也會吸引一些跟風盤。當然從中長期的角度看,中小盤股的還難以出現大的機會。明年,大量新股還會發行,這對中小盤股的估值壓力是不小的。同時,明年海外資金為主導的價值投資理念,以及對投資者結構帶來的深刻變化,還將繼續對A股市場產生長遠影響。所以,要說風格再次轉換,可能也還為時尚早。現在已經進入12月,暫時來看,操作上還是應該繼續以謹慎為主,不用過于激進。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7年12月3日
今日倉位:五成
明日倉位計劃:五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