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報 2017-11-28 10:59:02
在副省級城市中,城市音樂企業指標、城市音樂產業行政支持度指標成都位居第一;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綜合指標超深圳、杭州,位居第二;城市音樂教育資源指標位居第三。
2017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峰會現場 圖據成都日報
昨日(11月28日)上午,《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報告(城市篇)》(以下簡稱《報告》)在“2017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峰會”上首發,該《報告》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劃發展司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報告課題組歷時6個月完成。這是我國首次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科學系統地進行音樂產業發展指數體系研究,成功填補了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研究工作中該領域的空白。
在副省級城市中,城市音樂企業指標、城市音樂產業行政支持度指標成都位居第一;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綜合指標超深圳、杭州,位居第二;城市音樂教育資源指標位居第三。
《報告》起評價和診斷作用
《報告》顯示,各城市的音樂氛圍在不斷提高,音樂產業已經在文化產業中居于重要地位,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巨大。該《報告》通過調研,結合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從城市、音樂基地(園區)、音樂小鎮、音樂企業幾個層面對中國音樂產業發展進行評價。以全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共35個城市)為測評對象,從音樂產業發展基礎、教育資源、人才、資本、音樂企業、音樂消費、音樂知識產權行政支持等8個“單項指標”和產業發展綜合指標共9個方面,對各個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狀況和前景做了一個綜合評測。
課題組負責人岑明聰向記者介紹,《報告》的發布,將對各地區、各城市“彌補短板、強化優勢、找準定位、形成特色”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撐,推動音樂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他說,《報告》的發布將起到評價診斷、督促推動的作用,“幫助政府產業主管部門監控與管理產業發展態勢;幫助城市、基地(園區)、音樂小鎮、企業等各級相關主體更全面地掌握行業動態和自身發展位次;幫助音樂從業者更好地進行音樂創作和產業經營活動;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投資趨勢和重點投資對象。”
成都音樂產業有獨特優勢
《報告》發布的9個指標,在副省級城市中,成都在城市音樂企業指標、城市音樂產業行政支持度指標位居第一;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綜合指標位居第二;城市音樂教育資源指標位居第三。在岑明聰看來,成都在城市音樂產業行政支持度指標位居第一,是因為成都市是唯一在市政府正式設立了音產處和音樂推進辦公室等支持部門的城市,說明成都對于音樂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大,這對音樂產業快速發展有非常大的促進。在城市音樂企業指標排名第一,岑明聰解讀,音樂產業的核心企業和相關企業數量與音樂產業密切相關,能夠直接反映出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的活力與潛力,排名越靠前,說明城市的音樂產業活力越強。
反映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綜合狀況的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綜合指標,綜合考慮了城市音樂基礎資源、音樂人才及資本聚集情況、音樂企業發展、知識產權及行政支持等8個因素。測評顯示,直轄市組北京市居第一;副省級城市組,廣州、成都、深圳分列前三;省會城市組,昆明位居第一。岑明聰說:“成都超過深圳、杭州、武漢等副省級城市位居第二,因為成都有獨特的優勢。當下成都全力推進音樂之都建設,成都有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東郊記憶,還有四川音樂學院等專業藝術院校,擁有非常突出的音樂教育資源等軟硬件條件,近年來成都演唱會票房穩居全國前三,音樂消費能力有目共睹,音樂人才輩出,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人才孵化器。”
岑明聰說,“通過《報告》,我們對成都打造為‘音樂之都’充滿了信心。”他也建言獻策:“成都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率先出臺了具體可行的音樂產業支持政策,營造優良的音樂產業發展環境,為音樂從事者提供豐富的創作土壤。除了在政策支持上繼續發力,成都還要在產業聚集、音樂平臺上逐步引入國內外資源,打通多層次傳播渠道,推動線下音樂消費增長,吸引音樂人才、作品聚集。”據成都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