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7 21:28:52
今日(11月27日),A股市場低開低走,前期熱門題材股遭遇重創。行業龍頭股中興通訊、比亞迪、南方航空跌停,京東方A也一度觸及跌停,華大基因大跌8.35%,中國聯通也下跌逾7%。為什么白馬股今天會發生普遍大跌呢?有私募人士指出,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股,前期股價頻繁創出新高,嚴重透支未來的潛力,迎來獲利盤踩踏式的出逃,股價出現調整。其次是解禁潮來襲。未來兩個月,巨額的減持就是市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
每經編輯|余冬梅
在股市中,那些業績好、回報高的公司,它們被稱作白馬股。如果投資者能夠提前抓住“一匹白馬”,并在價格較低的時候買入,就可以長期持有,等著數錢了。
然而,就在今天,恰恰就是白馬股的走勢猶如晴天霹靂,改變很多投資者的信仰,白馬也好,行業龍頭也罷,悉數倒下。
今日(11月27日),A股市場低開低走,前期熱門題材股遭遇重創,滬指盤中一度跌逾1%,深證成指跌2%,創業板指也跳水翻綠跌逾1%。
令人意外的是,今天,前期熱門題材跌幅更大,跌停的白馬股都是今年的超級牛股。例如,行業龍頭股中興通訊、比亞迪、南方航空跌停,京東方A也一度觸及跌停,華大基因大跌8.35%,中國聯通也下跌逾7%。
10月底,作為物聯網和OLED龍頭的京東方A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高達64.76億元,同比增長了4503%。業績突飛猛進,公司股價也是一路高歌,京東方A股價從9月底的不到4元/股,漲到了最高6.77元。
可是,最近4個交易日,京東方A股價累計下跌了21.73%,總市值縮水了394億元左右。而在今天,該股更是大跌9.69%。此外,京東方A第二大和第三大股東近期拋出了減持計劃,若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兩大股東定格完成減持計劃的情況下,減持金額合計超40億元。
就在11月中旬,中信建投和西南證券還發布了有關京東方A的研報,兩家券商均將京東方A未來六個月的目標價設到了8.50元。西南證券認為,物聯網1.0時代來臨,共享萬億美元級市場機會,預計到2030年,全球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7.6萬億美元。京東方率先發力,確定了“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全新企業定位。而中信建投則看好京東方的第6代柔性AMOLED屏幕。
此外,中興通訊今年漲幅超115%,但是今天,中興通訊跌停,而且最近3個交易日累計下跌了14.42%。中興通訊今年大漲,不僅是因為公司業績不錯,更是因為投資者看好這家5G技術的龍頭。
11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第三階段要明確試驗目標、加快建設試驗環境以及設備研發、開展融合試驗,促進5G相關業務與應用同步發展,力爭在2018年底前推進5G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商用水平。
華泰證券研報稱,5G的戰略地位逐步確立,受到國家層面大力支持,我們預計5G時代基站側投資或將較4G時期大幅增長。5G規模建設期間內,5G基站主線、通信設備龍頭中興通訊平均每年的凈利潤有望達到118億~235億元。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除了中興通訊,今天4G和5G概念板塊整體下跌了3.93%,其中,有12只股票跌停。
此前,最受關注的白馬股,非貴州茅臺莫屬了。但是,在突破了700元/股之后,貴州茅臺股價開始下行,雖然今天跌幅不大,僅1.39%,但最近7個交易日,該股股價已經從719.11元跌到了621.29元。而且,今天白酒板塊個股也都普跌。
此外,而基因檢測行業龍頭華大基因今年漲幅更是驚人,除了上市后股價連續18個漲停之外,隨后更是一路飆升至260元左右。然而,最近3個交易日,華大基因股價累計跌去了67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4日,有媒體質疑公司IPO數據撒謊,華大基因兩份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生育健康類服務產品產銷量披露存在差異。
今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問詢函,對于媒體的質疑和深交所的問詢,華大基因回應稱,招股書兩次預披露稿的數據差異原因為統計口徑不同造成的。
為什么業績好,預期好的白馬股今天會發生普遍大跌呢?
有私募人士指出,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股,前期股價頻繁創出新高,嚴重透支未來的潛力,迎來獲利盤踩踏式的出逃,股價出現調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上海千波資產束其全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近日指數連續下跌主要是因為媒體發文給持續上漲的白馬股潑了盆冷水,已經漲幅巨大的白馬股聞風紛紛回調。今年是白馬股的單邊行情,多數機構因此獲利頗豐。臨近年末,機構獲利了結、兌現利潤的預期強烈,造成了白馬股高位放量回調。
而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在11月26日發布研報指出,最近一周A股繼續下跌,這是10月底以來市場調整的發酵。其次是利率上行已經從國債擴散到信用債,股市回調從高估績差股蔓延到績優白馬股,調整進入路程中段,后期可能出現情緒惡化的錯殺。
其次是解禁潮來襲。解禁猛于虎,近期一些個股公布減持公告后,股價都遭受了大幅下挫,而未來兩個月,巨額的減持就是市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證券時報報道,從今年12月開始,A股市場的解禁規模將顯著增加。Wind數據顯示,從整個市場“開始流通市值合計”指標來看,2017年12月的指標數字接近3000億元,而2018年1月該數字則超過5700億元。更有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1月的解禁壓力創出2016年以來最大,且未來三個月A股市場將面臨1萬億元規模的解禁盤市值。
廣東辰陽投資基金經理潘怡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上周開始,以茅臺為代表的大盤白馬股開始出現境外投資機構的密集拋壓,隨后境內機構開始在該板塊內搶跑,接下來個人投資者和融資盤開始出現短周期的踩踏行為,由于上述板塊對指數影響較大,故形成了今日的局面。
(免責聲明:本文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王嘉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