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4 11:09:21
賈康:
十九大以后宏觀經濟的核心觀點是應該趁勢完成發展目標,可以提出一個建議,我覺得有六條。一是應該堅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會的精神,要繼續對企業界吃好定心丸,要落實好中央最新的文件。第二是以經濟手段為輔、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為主去落后產能,避免一刀切壓產量。煤炭企業“形勢大好”,前面是所有的礦井全年開工天數276天封頂,定天花板是行政手段一刀切壓產量,形式上完成去產能,這哪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一刀切,這根本不是優勝劣汰,這樣的機制值得我們反思,要糾正其中的偏差。還有就是“有效投資”的空間,比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要把天文數字的資源砸到地里,盡快建成。資金鏈匹配的話長遠發展是很好的,好在我們有PPP創新,比如北京4號線,PPP是引入港資來做,不但帶來資金,而且還帶來管理經驗,帶來一方面績效提升的效能。如果說一個小事,現在有關的管理部門說,全中國城鎮區域大概缺少千萬停車位,這值得思考,看起來很具體的小事,對應的投資量,一個停車位10萬塊錢絕對不過分,北京平安大道旁邊要趕快建立立體停車,原來的規劃是沒有停車場地的配套,現在不可能重新再推翻。這樣的保守算賬,一個停車位10萬塊錢,全國是多少?5萬億的投資,千頭萬緒的事情,而且未來幾年非做不可,而且還要給配充電樁,這個投資怎么解決,又是PPP,停車場有現金流,我們自己要選擇性地形成重點投資、有效投資,機制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