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1 00:59: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鴻飛
“中國好老板”的“兜底式”增持在今年6月份火了一把之后,已經沉寂了好幾個月了。
火山君發現,不過今日午間又冒出了一家“兜底式”增持的公司,它就是古鰲科技,其公司老板號召內部員工買買買,虧了算老板的,賺了算員工的。
從其股價表現來看,今日午間的“兜底式”增持發布后,午后股價火箭式竄升,最高觸及漲停價,不過收盤股價上漲6.99%,未能封住漲停,記得在今年6月發布“兜底式”的凱美特氣就比較給力,當日股價漲停,顯然今日古鰲科技的表現沒有當初凱美特氣那么吸引眼球。
進一步發現,去年11月14日,股價的歷史高位是109.90元(前復權),今日收盤股價為30.44元,下跌幅度達到69.53%,跌幅較為慘烈。
那么“兜底式”增持是不是穩住股價的靈丹妙藥呢?今日火山君對此進行了一番研究。
董事長號召員工買買買
今日午間,古鰲科技發出《關于董事長鼓勵內部員工增持公司股票倡議書的公告》,“公司董事長陳崇軍先生倡議:在堅持自愿、合規的前提下,鼓勵古鰲科技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簡稱:古鰲科技;股票代碼:300551)股票。陳崇軍先生承諾,按照本倡議的相關內部細則,凡于2017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期間凈買入的古鰲科技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并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時間期間增持古鰲科技股票并在特定期間內減持造成的損失,陳崇軍先生將以個人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公告稱,因增持產生的虧損指公司員工在2017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期間(以下簡稱“增持期間”)凈買入的公司股票(不低于1000股),其在12個月后仍持有的公司股票價格低于增持期間股票買入均價,則陳崇軍先生對虧損部分予以全額補償。
截至今日,該公司員工結構如下圖所示: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全體員工按1萬股的增持上限,則本次累計“兜底式”增持股票數量總和為700萬股,占古鰲科技目前流通總股本的4327.50萬股的16.18%。然而實際能夠增持多少則是未知數,畢竟幾個月前那波的“兜底式”增持潮之中,有的公司員工增持股數遠遠低于預期。
公告中稱,截止目前,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崇軍先生共持有公司股份28,555,000股,占其所持的公司股份73.65%,占公司總股份的28.67%。
盡管今日午后古鰲科技的股價瞬間沖擊至漲停板,但是由于買單封單量并不大,13:01分之后該股價格就從漲停板快速回落。截至今日收盤,該股漲幅為6.99%,換手率則僅為6.72%,并且大單資金和超級大單資金均處于凈流出的態勢。
從今日盤后龍虎榜數據來看,上榜沒有知名游資席位,買賣前5大席位凈賣出1700多萬元。
兩股東擬清倉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18日,古鰲科技有2491.51萬股的限售股份解禁。
并且,就在11月9日古鰲科技就公告:于 2017 年 11 月 9 日收到合計持有公司股份4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 5.45%)的上海力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力鼎”)、上海力鼎明陽創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力鼎明陽”,與“上海力鼎”為一致行動人)《古鰲科技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
力鼎明陽、上海力鼎的減持期間為10月19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也就是11月9日起的6個月內。
并且,其在減持期間內擬減持不超過占公司總股本5.45%的股份,即400萬股。這也就意味著這兩位股東擬清倉減持剛剛解禁的所持全部流通股份。
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古鰲科技正處于力鼎明陽和上海力鼎的計劃減持期間。
業績表現欠佳
古鰲科技是一家2016年10月18日才上市的創業板小盤股。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金融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主要產品有點驗鈔機、紙幣清分機、扎把機、捆鈔機等。
該公司今年3季報顯示,營業收入1.30億元,同比下降17%;凈利潤虧損287.68萬元,同比下降118.64%;扣非凈利潤則虧損1021.19萬元,同比下降184.19%。
同時,該公司預計今年全年業績可能發生重大變動,具體原因是:“報告期內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人民幣現金機具鑒別能力技術規范》金融行業標準(以下簡稱“金標”),基于“金標”的具體管理辦法還沒有正式執行,因此在管理辦法正式執行之前,商業銀行采購量有所減少,部分商業銀行甚至暫停采購,故可能對公司四季度業績造成較大影響,此外,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本年度的銷售價格有所下降”。
那么,把時間拉長一點來看,該公司的業績情況又如何呢?如下圖所示,從2013年至2016年,古鰲科技的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呈現出持續下滑的態勢。同時,該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利潤、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為虧損。
古鰲科技最近幾年利潤表關鍵數據一覽
(資料來源:wind資訊)
另外,盡管該公司銷售毛利率最近幾年變動不是很大,但是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凈利率卻下降得很厲害。
并且,ROE(攤薄)、資產周轉率等指標從2014年起就已經逐年下滑。
古鰲科技最近幾年關鍵財務比率一覽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可見,古鰲科技最近幾年的財務數據并不是很搶眼,甚至顯得稍許欠佳。
每經記者 劉鴻飛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本文封面圖來自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