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12 15:37:03
昨晚,《白夜追兇》迎來了大結局,牽扯著幾十萬劇迷的心的真相,似乎終于水落石出。作為近期火爆的網劇,《白夜追兇》對于以往的國產劇來說,無疑是一種突破,可以看出,國內的罪案劇正往美劇方向發展,情節節奏越來越快,人物臉譜也越來越多樣化,不再是簡單的善惡二分法。
每經編輯|畢媛媛 白蕓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畢媛媛 每經影視記者 白蕓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誰是幕后大boss?關宏宇和關宏峰兩兄弟間究竟有著什么秘密?昨晚,《白夜追兇》迎來了大結局,牽扯著幾十萬劇迷的心的真相,似乎終于水落石出。
在正式大結局播出之前,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已經提前在活動上觀看了該劇的大結局。活動結束后,《白夜追兇》總策劃、阿里文娛大優酷劇集中心元氣工作室總經理王平和《白夜追兇》總制片人、阿里文娛大優酷影劇中心高級總監袁玉梅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并揭秘了《白夜追兇》火爆的臺前幕后。
▲從左至右依次為:導演王偉、總制片人袁玉梅、出品方五百(主辦方供圖)
“我們要做一部觀眾至上的罪案劇”
從8月30日上線至今,《白夜追兇》在一片叫好聲中,拿下了豆瓣9.1的高分,接近9萬人的評價中超過60%的人給出了五星好評,截止目前,該劇總點擊量已突破23.5億。
▲截至今天,《白夜追兇》豆瓣評分高達9.1分(圖/豆瓣)
這部被袁玉梅稱為“像美劇致敬”的網劇,確實做到了燒腦的劇情,沒有流量鮮肉,只有適合角色的演員,主線、支線環環相扣,如車震連環殺人,大鬧警局,關宏峰被追殺等,片子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十分縝密,懸念一環扣一環。
“我們要做一部觀眾至上的罪案劇”,
王平表示,早在2013年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平看到了指紋的小說《刀鋒上的救贖》,便立刻被這種硬漢類型的故事所吸引,從這部作品里,王平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和驚喜,她約了指紋喝咖啡,聊天中她找到了雙方很多共同的愛好:都是blog粉、都愛看美劇,都對國內罪案劇的現狀不滿意…可那時沒有網劇的市場,衛視不可能接受此類題材的劇,視頻平臺也沒有崛起,“我們其實在做一件完全沒有希望的劇”。
就這樣等待了三年,直到袁玉梅接手。彼時優酷得到了很大的對自制劇的扶持力度,背靠阿里大文娛,淘寶、閑魚等都給到了營銷宣傳位,過硬的劇本加上創意營銷,《白夜追兇》成功走到了觀眾面前。
▲《白夜追兇》收視情況
隨著美劇接受度的增加,影迷的審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拿糊弄人的套路來應付觀眾根本不可能,現在的劇要讓觀眾覺得沒有被侮辱智商其實并不容易。
袁玉梅向每經影視記者舉例,就比如海報上潘粵明的眼睛,都改了十幾版,包括眼睛的位置,眼神的流露,“你看,潘粵明的眼神中,是帶有悲憫和堅毅的”。
▲潘粵明飾演的哥哥關宏峰(圖/豆瓣)
“潘粵明踢翻麥桿的樣子一下子打動了我”
而隨著《白夜追兇》的火爆,劇中一人分飾兩角的潘粵明,在43歲這一年,再一次成了當下最有話題度的男演員。
不可置否,《白夜追兇》成就了潘粵明。但潘粵明也演出了《白夜追兇》的靈魂,兩者互相成就。
▲殺青時,潘粵明(左一)和劇組人員并未料到《白夜追兇》會如此的火爆(圖/主辦方供圖)
正如網友所評論的,潘粵明的演技“簡直炸裂”。事實上,根據劇情的需要,他實際上飾演的是四個角色,哥哥、弟弟、扮演哥哥的弟弟,以及扮演弟弟的哥哥。
(圖/豆瓣)
從表情來看,哥哥的性格內斂,總給人一種“繃著臉”的感覺,而弟弟性格活潑,表情十分豐富。在相對安全的時候,扮演哥哥的弟弟會“原形畢露”一下,眉眼會比較活躍。此外,潘粵明還給關宏宇設計了一個扭脖子的形體特點。即使劇情沒有交代,觀眾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表演區分出兩個人。
然而,該劇啟用潘粵明卻是個意外。當時袁玉梅拿到了劇本,首先要敲定的便是主演,硬漢、要用生活閱歷感,偏文偏儒,雙方達到了一致意見。“我不是要一個肌肉男,一定要有真正的生活閱歷和滄桑,才能演好這個角色”。
袁玉梅說,潘粵明私底下就是個安靜的人,也不同于電視劇中他塑造的其他角色,一個人的真實狀態僅靠電視劇和淺薄的接觸,是感覺不出的。
“可是當他在《跨界歌王》中唱著李宗盛的歌,他把麥拿下來踢翻麥桿的樣子,一下子打動了我,你可以感覺到他是個內心情感很豐富的一個人,他經歷過真正的滄桑”。就連試戲都不需要,袁玉梅敲定了潘粵明。
而除了潘粵明,周隊、韓彬、高亞楠、趙茜等,也都貢獻了不俗的演技。
作為一部原創作品,《白夜追兇》既沒有IP效應,也沒有流量明星的加持,卻扎扎實實成為今年以來口碑最好的國產網劇。袁玉梅透露,《白夜追兇》也被廣電總局譽為近幾年來審過的罪案劇里最好的一部。
“第二季在制作上會增加預算,修復第一季的bug”
不同于往年的古裝玄幻劇盛行,近兩年來大爆的類型變成了犯罪破案劇,《余罪》《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兇》等都斬獲了不俗的口碑。
難道罪案題材網劇的黃金期到了?其實縱觀下來,罪案題材一直是網劇中走勢最為強勁的一個劇種,也是口碑網劇的多產區,現在的豆瓣評分顯示《余罪》的評分是8.2分,《無心法師》8.3分,《法醫秦明》7.0分,《河神》8.3分,《白夜追兇》9.1分…這些例子都足以說明,懸疑類網劇很容易產出“爆款”。
▲相關罪案題材影視劇評分(圖/豆瓣)
對此,王平理解為罪案劇更能通過極端的場景探索人性。人性的矛盾是永恒的話題,但在善惡之外還有多少可能性?《白夜追兇》更想探究這個問題。
究其原因,在傳統電視劇市場,家庭倫理、愛情、喜劇片等類型更受青睞。基于環境以及電視主力觀眾的審美趣味,懸疑類電視劇一向稀缺,但在網劇相對年輕化的市場,犯罪題材劇就顯得緊俏。
經常看美劇的觀眾都知道,美劇為什么好看?情節不注水、人物性格獨立多樣化,臺詞精煉簡潔,沖突迭起,懸念叢生,觀眾的心始終懸著直到結尾。
而相比之下,大多數國產劇情節拖沓嚴重,即使加速2倍也能不誤劇情。不過,《白夜追兇》的節奏已經很靠攏美劇,袁玉梅表示:“我試過,加速1.25倍能看,但到1.5倍就跟不上了”。
網劇和美劇擁有相當部分重合的受眾,都以年輕人為主,所以情節燒腦、節奏緊湊的懸疑題材,正和他們的胃口。從某種程度上說,犯罪破案類網劇的紅火,正是因為當下傳統電視劇越來越低幼,糊弄觀眾和狗血拖沓,以致于很難滿足年輕群體的追劇需求。犯罪破案類網劇的出現,恰好迎合了這些年輕受眾的需要。
另一方面,犯罪破案類網劇爆款頻出,也為所在平臺聚攏大量用戶,如有大量用戶能為優質內容買單,平臺就會持續發力發展自制內容,形成良性循環。
《白夜追兇》對于以往的國產劇來說,無疑是一種突破,可以看出,國內的罪案劇正往美劇方向發展,情節節奏越來越快,人物臉譜也越來越多樣化,不再是簡單的善惡二分法。
不過,在成功之外,懸疑類網劇也有要思考的問題,如何持續生產高質量的劇,讓第二季口碑不崩塌,是目前主創需要靜下心來解決的。《余罪2》7.1分,《無心法師2》6.4分,這兩部劇的第二季口碑遠不如第一季,究竟是觀眾變挑剔了,還是內容出現了問題?
袁玉梅試著回答這個問題:“觀眾的審美一直在提升,如果我們原地踏步,就跟不上觀眾的要求,我們只有進步,可能在觀眾看來,才維持了之前的水準”。
袁玉梅告訴每經影視記者,“第二季在制作上會增加預算,修復第一季的bug,燈光效果已經很完美了,群演尬戲等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