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研究院 2017-09-24 18:32:47
每經編輯|何建川
周五大盤下探回拉,小幅調整,成交量萎縮超10%。在即將進入國慶大假時,九月最后一個交易周,市場行情將會如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部分私募人士。
深圳某私募投研總監:
周五5G概念引領通信板塊掀漲停潮,次新、網絡、燃料電池表現活躍,有色、鋼鐵等周期股繼續回調。大盤連續上漲后,技術指標超買,調整一下也正常,借以修正指標,消化獲利盤。調整的級別不大,性質上屬于上升途中的調整,調整之后市場仍將再創新高。
目前市場運行在調整周期,調整的空間未必很大,滬指大概率要回補缺口,調整的時間初步預測需要一周左右。重點要說的是,由于市場分化一直存在,指數間的走勢差異很大,個股的風險與機會共存。前期漲幅巨大的個股風險相對較大,更多的機會在于兩類個股:一類是前期沒怎么漲、低位蓄勢充分的個股,一類是經過一波上漲、近期又率先調整到位的個股。策略上一方面保持穩健和耐心,另一方面輕指數重個股。
深圳前海乾元資始投資李寶:
周五資源股紛紛殺跌,但是金融股、大白馬、半導體、5G又起來了,這些行業都具有扎實的基本面,而市場的風險偏好又在提升,快速輪動是很正常的。這就是結構性行情,好的行業、確定性強的一直是在走慢牛,回歸行業回歸基本面才是正道。
此外隨著國慶長假的即將來臨,部分資金選擇撤離,持幣過節,所以說市場短期還是有調整的壓力。而在周五,滬指回補了8月28日的部分缺口,3331點還沒碰觸到,就出現了金融板塊護盤,尾盤指數上拉,形成下影線。但個股還是漲少跌多的局面,陰跌或小陽橫盤將成為下周行情的主要基調。
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