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頭條

每經網首頁 > 今日頭條 > 正文

賣衣服的、賣挖掘機的上市公司都在賣房 持有房產還是個好主意嗎?

證券時報網 2017-09-10 10:45:58

賣房正在成為非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新潮流嗎?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些上市公司持有這些投資性房地產,都只是短期行為,談不上什么戰略布局。

2007年,非房地產類上市公司紛紛進軍房地產行業;2017年,非房地產類上市公司出現甩賣房地產跡象。

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浙商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吳偉表示,傳統消費和制造業開始復蘇,預計我們將進入貨幣政策緊縮的大周期,在工業利潤率預期上升和房地產的投資價值下降雙重效果疊加下,導致上市公司拋售房地產的現象出現。吳偉同時表示,債券市場已經漲了10年,預計將會進入新一輪較大的利率上行周期,也會對房地產市場后市表現產生影響。

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剔除房地產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報有1248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到了今年,這1248家可比的上市公司中,有58家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歸零。聞泰科技、紅豆股份、浙數文化、新奧股份、中油工程和中聯重科持有投資性房地產變動金額較大。

(注: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筑物。)

(數據來源:同花順)

上市公司清空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原因各有不同。

以從事紡織服裝行業的紅豆股份為例,公司半年報公告稱,為了聚焦男裝主業,上半年完成向控股股東紅豆集團出售所持有的紅豆置業60%股權,報告期末所持投資性房地產歸零。上年同期末,紅豆股份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價值9.56億元,占上期末總資產的9.71%。

與此同時,挖掘機行業龍頭中聯重科,也是因為處置了子公司的股權,導致持有投資性房地產清零。

除此之外,如西部礦業和新奧股份的出租住房轉自用、遠大控股子公司土地和建筑物被政府征收等也是導致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清零的原因。

與此同時,“賣房保殼”也是上市公司常見減少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原因。今年以來,*ST人樂、*ST生物、*ST生態等上市公司都曾出現過“賣房保殼”的情況。

對于非房地產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現象,東吳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莉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以電子行業為例,有些上市公司原來的生產線淘汰后,原來的廠房沒有用了,就會轉化為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比如某家給蘋果做代工的上市公司就出現過這種情況。但一般來說,這些上市公司持有這些投資性房地產,都只是短期行為,談不上什么戰略布局。

除了上述清空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外,對比去年同期,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有794家上市公司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下滑,長海股份、和順電氣以及美麗生態等26股減少幅度超過60%。

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不再是個好主意?

在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銷售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租售同權政策的出爐,進一步改變了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從而導致市場出現新的變化。

成立至今24年、主要從事房地產中介業務的世聯行,公司董事長陳勁松在《為什么2017租售同權堪比98年住房制度改革?》一文中指出,租售同權具有三層重要含義:1、改變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買房觀念;2、改變房價不斷上漲的局面;3、挖掘非商品房價值,打開一個巨大的市場。

進入7月以來,隨著廣州、杭州、武漢等地的租售同權政策的相繼出爐,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數據進一步出現下滑。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地產庫存去化,銷售再度承壓》一文中指出,8月上旬44城地產銷量增速回落,土地成交仍高。8月上旬,44城地產銷量增速回落至-22%,其中三四線增速轉負至-4%。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下半年在各地租售同權政策出爐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已出現增速放緩跡象。

跡象一: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環比出現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6.48億平方米,銷售金額為4.93萬億元,同比分別上升13.5%和17.9%,同比增速較第一季度分別下降 3.4 個和 2.3 個百分點。從房地產龍頭企業萬科長期重點觀察的 14 個城市來看,上半年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同比下降27.2%,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 36.1%。

跡象二: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融資渠道逐步收緊。央行發布《2017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房地產貸款增加3.0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的38.1%,比一季度占比低2.3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當前政策仍在強化對各路違規資金買房的監管力度。9月5日,北京銀監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印發《北京銀監局人行營業管理部關于開展銀行個人貸款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情況檢查的通知》,要求北京市轄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開展自查工作,重點檢查“房抵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從行業政策導向、金融監管和市場表現等多方面來看,房地產市場出現增速放緩跡象,至于這種現象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值得后續進一步跟蹤觀察。

來源:證券時報網 記者 孫樹冠

責編 盧祥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胸大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