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 2017-08-27 16:09:28
外媒稱,投資銀行瑞銀集團對中國內地客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一的中國海外購房者將他們的公寓空置,而多數人是以現金支付購房費用的。
據澳大利亞《時代報》網站8月22日報道,另外還有25%的海外業主只是臨時使用他們的住宅。這意味著約一半中國內地買家在海外所購的物業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統計,自2012年以來,各州首府的房價上漲了近44%。
只限于購買新建物業的海外買家的大舉殺入也帶來了東海岸城市公寓市場的繁榮。
瑞銀集團的調查顯示,擁有海外房產的中國消費者中,63%買房用于投資,其中約三分之二出租。
半年一次的中國消費者調查涵蓋了海外置業的購買意向和購買習慣等問題。
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前五大首選國際投資目的地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分析師金·賴特說:“那些以投資為目的并且空置房產的人可能會把房產看作積累財富和資本增值的手段。”
調查報告出臺前一周,中國正式對投機于海外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公司踩剎車,因為它們“不是實體經濟”,并可能造成資金外流,損害中國的金融利益。
墨爾本的開發商阿什利·威廉斯說,地方銀行對外國人申請貸款的限制以及印花稅的增加已經“減緩”了購房活動。
墨爾本有可能馬上出現公寓供大于求的觀點屬于言過其實。
威廉斯說:“供大于求的局面將出現在幾個超高密度地區,而不是整個市場。”
墨爾本地標建筑的開發商拉里·克斯托曼表示,如果中國和其他投資者退出市場,將對承租人產生影響。
但是,更嚴格的澳大利亞銀行和監管要求以及中國政府對公民向海外轉移資金的限制并沒有打擊到中國消費者未來兩年到海外購房的需求或意愿。
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撰寫人說:“我們的調查顯示,大陸消費者擁有海外物業的趨勢呈上升態勢。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調查并沒有抓住那些高價值消費者。”
“在積極購房的人中有三分之二表示,中國加強資本管制并沒有阻止他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