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太和文明論壇| 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中美貿易戰不會是真正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6 18:36:39

美國自金融立國以來,制造業就在大量流失,為什么美國經濟還能領先于全球?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量廉價商品的輸入,維持了美國消費的健康發展,一旦廉價消費消失了,對于美國而言,占到美國經濟70%的消費,將會難以維持本國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而美國大量廉價日常消費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所以,解決逆差的關鍵在于擴大美國的出口,而不是限制中國的進口。

每經編輯 張懷水    

每經記者采訪張超。

每經記者 張懷水

隨著美國對華正式啟動301調查,中美經貿關系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啟動301調查的目的何在?中國哪些行業有可能成為301調查的重災區?中美之間如何就削減貿易逆差進行建設性合作?

2017年8月25日至27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首屆“太和文明論壇”期間,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針對上述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

中國IT等相關行業恐受影響

NBD: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美國對華發動301調查,中美經貿關系再次陷入低谷。此次美國為何將調查焦點聚焦在知識產權領域?哪些相關產業將可能受到影響?

張超:對于美國而言,知識產權問題并不是一個新問題,美國曾多次在知識產權領域對別國啟動調查。因為美國在該領域,占有較大的主動權。

過去,中國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確實利用甚至收購知識產權來促進相關產業和行業的發展。但入世以后,這些行為會變得更加規范和透明,因為WTO成員必須要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履行義務和責任。但美國仍然保留傳統的思維,認為在該領更加容易搜集到中國違規的證據。

那么對于中國而言,哪些行業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呢?首當其沖,我認為是IT行業。因為在IT行業,美國具有壟斷地位,也是全球范圍內掌握核心技術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并不意味著,美國啟動對IT行業的調查,中國就會產生損失。因為現在IT產業是一個非常發散的行業,美國在一些核心技術上確實有知識產權,但是在一些更為廣泛的應用層面,美國知識產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充分。

如果美國利用301調查針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甚至針對中國IT行業的知識產權領域,那么,中國也會在一些美國相對痛點的領域展開反制措施。

NBD:中國有可能會在哪些領域采取反制措施呢?

張超:中國的反制措施,可能首先會集中在高端大型的制造業,比如航空領域。近幾年,美國波音公司每年對華出口份額占到25%左右,如果中國對該領域采取反制措施,美國的損失一定是非常大的。其次,美國的農業和能源行業也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因為美國農產品出口的15%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有些能源雖然還沒有開啟,比如頁巖油,頁巖氣等,但美國相關企業一定不愿意放棄中國這個大市場。

中美貿易戰不會是真正結果

NBD:有外媒把美國發動301調查看成是中美貿易戰的前奏,對此,您怎么看?中美之間真的爆發貿易戰,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張超:中美貿易戰,我認為更多的是充當一個話題,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受不了貿易戰的結果,所以貿易戰,很有可能是博弈上的籌碼,而不是真正的結果。

雖然中美貿易,美國處于逆差,但中國廉價的商品確實有力支撐了美國非常疲弱的經濟復蘇。具體來講,就是支撐了美國非常疲弱的消費。一旦中美之間發生全面的貿易戰,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美國在日常生活必需品領域,一定會受到很大的沖擊。這樣其實是一個雙輸的局面,無論對于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會從貿易戰中獲益。

NBD: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美貿易逆差嚴重影響了美國本土的就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成為美國頻繁對華采取貿易保護的理由,實際情況是怎樣的?

張超:美國的相關行業,尤其是制造業確實受到一些影響,但這來源于美國在該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逐步下降。

美國自金融立國以來,制造業就在大量流失,為什么美國經濟還能領先于全球?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量廉價商品的輸入,維持了美國消費的健康發展,一旦廉價消費消失了,對于美國而言,占到美國經濟70%的消費,將會難以維持本國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而美國大量廉價日常消費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所以,解決逆差的關鍵在于擴大美國的出口,而不是限制中國的進口。

美國削弱逆差需擴大對華出口

NBD: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16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雖然較2015年有所收窄,但數目仍然很大。如何削減中美貿易逆差?

張超: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并不是中國造成的,美國對生活必需品有大量需求,而中國的這類商品具有價格、質量等諸多優勢,于是美國從中國大量進口生活必需品,但美國對于中國有迫切需求的商品又人為采取諸多限制措施,從而導致這樣的結果。

想要削弱這種貿易逆差,最好的方法,就是擴大對中國的出口。我認為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方向,首先是高科技產品,或者說是高技術附加值產品,美國擴大對技術產品的出口,是削減貿易逆差的關鍵。另一類就是石油化工等能源類產品,這些領域,在美國出口占比中是很低的,但國際市場的需求卻很高。

如果美國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單純從貿易制裁、貿易救濟調查這一類的方式來平衡,其結果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最終,中美貿易逆差不會減少,但貿易總額會降低。

NBD:隨著特朗普對華啟動301調查,中美經貿關系瞬間跌入冰點,能否預判未來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

張超: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永遠是美國國內關系的泄壓點,每當美國國內壓力增大時,特朗普會首選中美之間的貿易或者中美之間的矛盾作為泄壓點,緩解國內的壓力。

所以,我認為判斷中美之間未來的經貿關系,要看特朗普在緩解國內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和手段,未來,如果美國國內問題解決得比較好,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有可能會弱化,如果美國國內的政治問題更加尖銳了,中美貿易會成為一個新的熱點,這是一個總體的判斷。

從當前來看,特朗普政府迅速化解國內各類矛盾的希望比較渺茫,綜合判斷,我認為短期內,中美貿易將繼續成為壓力的聚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采訪張超。 每經記者張懷水 隨著美國對華正式啟動301調查,中美經貿關系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啟動301調查的目的何在?中國哪些行業有可能成為301調查的重災區?中美之間如何就削減貿易逆差進行建設性合作? 2017年8月25日至27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首屆“太和文明論壇”期間,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針對上述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 中國IT等相關行業恐受影響 NBD: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美國對華發動301調查,中美經貿關系再次陷入低谷。此次美國為何將調查焦點聚焦在知識產權領域?哪些相關產業將可能受到影響? 張超:對于美國而言,知識產權問題并不是一個新問題,美國曾多次在知識產權領域對別國啟動調查。因為美國在該領域,占有較大的主動權。 過去,中國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確實利用甚至收購知識產權來促進相關產業和行業的發展。但入世以后,這些行為會變得更加規范和透明,因為WTO成員必須要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履行義務和責任。但美國仍然保留傳統的思維,認為在該領更加容易搜集到中國違規的證據。 那么對于中國而言,哪些行業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呢?首當其沖,我認為是IT行業。因為在IT行業,美國具有壟斷地位,也是全球范圍內掌握核心技術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并不意味著,美國啟動對IT行業的調查,中國就會產生損失。因為現在IT產業是一個非常發散的行業,美國在一些核心技術上確實有知識產權,但是在一些更為廣泛的應用層面,美國知識產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充分。 如果美國利用301調查針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甚至針對中國IT行業的知識產權領域,那么,中國也會在一些美國相對痛點的領域展開反制措施。 NBD:中國有可能會在哪些領域采取反制措施呢? 張超:中國的反制措施,可能首先會集中在高端大型的制造業,比如航空領域。近幾年,美國波音公司每年對華出口份額占到25%左右,如果中國對該領域采取反制措施,美國的損失一定是非常大的。其次,美國的農業和能源行業也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因為美國農產品出口的15%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有些能源雖然還沒有開啟,比如頁巖油,頁巖氣等,但美國相關企業一定不愿意放棄中國這個大市場。 中美貿易戰不會是真正結果 NBD:有外媒把美國發動301調查看成是中美貿易戰的前奏,對此,您怎么看?中美之間真的爆發貿易戰,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張超:中美貿易戰,我認為更多的是充當一個話題,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受不了貿易戰的結果,所以貿易戰,很有可能是博弈上的籌碼,而不是真正的結果。 雖然中美貿易,美國處于逆差,但中國廉價的商品確實有力支撐了美國非常疲弱的經濟復蘇。具體來講,就是支撐了美國非常疲弱的消費。一旦中美之間發生全面的貿易戰,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美國在日常生活必需品領域,一定會受到很大的沖擊。這樣其實是一個雙輸的局面,無論對于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會從貿易戰中獲益。 NBD: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美貿易逆差嚴重影響了美國本土的就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成為美國頻繁對華采取貿易保護的理由,實際情況是怎樣的? 張超:美國的相關行業,尤其是制造業確實受到一些影響,但這來源于美國在該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逐步下降。 美國自金融立國以來,制造業就在大量流失,為什么美國經濟還能領先于全球?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量廉價商品的輸入,維持了美國消費的健康發展,一旦廉價消費消失了,對于美國而言,占到美國經濟70%的消費,將會難以維持本國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而美國大量廉價日常消費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所以,解決逆差的關鍵在于擴大美國的出口,而不是限制中國的進口。 美國削弱逆差需擴大對華出口 NBD: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16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雖然較2015年有所收窄,但數目仍然很大。如何削減中美貿易逆差? 張超: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并不是中國造成的,美國對生活必需品有大量需求,而中國的這類商品具有價格、質量等諸多優勢,于是美國從中國大量進口生活必需品,但美國對于中國有迫切需求的商品又人為采取諸多限制措施,從而導致這樣的結果。 想要削弱這種貿易逆差,最好的方法,就是擴大對中國的出口。我認為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方向,首先是高科技產品,或者說是高技術附加值產品,美國擴大對技術產品的出口,是削減貿易逆差的關鍵。另一類就是石油化工等能源類產品,這些領域,在美國出口占比中是很低的,但國際市場的需求卻很高。 如果美國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單純從貿易制裁、貿易救濟調查這一類的方式來平衡,其結果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最終,中美貿易逆差不會減少,但貿易總額會降低。 NBD:隨著特朗普對華啟動301調查,中美經貿關系瞬間跌入冰點,能否預判未來中美經貿關系的走向? 張超: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永遠是美國國內關系的泄壓點,每當美國國內壓力增大時,特朗普會首選中美之間的貿易或者中美之間的矛盾作為泄壓點,緩解國內的壓力。 所以,我認為判斷中美之間未來的經貿關系,要看特朗普在緩解國內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和手段,未來,如果美國國內問題解決得比較好,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有可能會弱化,如果美國國內的政治問題更加尖銳了,中美貿易會成為一個新的熱點,這是一個總體的判斷。 從當前來看,特朗普政府迅速化解國內各類矛盾的希望比較渺茫,綜合判斷,我認為短期內,中美貿易將繼續成為壓力的聚集點。
太和文明論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亚洲222cc在线观看 |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亚洲 | 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 |